要優先關注資產及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和波動的風險
■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物價篇■本報記者 張娜
國家統計局10月22日公布的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比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9%。
在經濟穩步復蘇的同時,物價水平正逐步回升,加之今年以來大規模的信貸投放,很多人擔心通貨膨脹預期會很快轉為通脹現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數專家認為,通脹預期在不斷上升,盡管年內出現通脹的可能性不大,但明年這方面壓力將會加大,如果不預先做好引導和應對預案,通脹預期很有可能轉為通脹現實。
通脹預期年內不會轉化為通脹現實
從10月2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看,CPI走勢,前7月和前8月同比下降1.2%,前9月同比下降1.1%。PPI今年以來也一直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8.2%,8月份同比下降7.9%,9月份同比下降7%。
從當前的現實來看,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問題。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提醒說,無論是CPI還是PPI,環比都出現了上漲,存在著通脹的預期,對通脹預期要給以高度關注。
在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被列為四季度宏觀調控的重點。
“宏觀經濟政策就像給中國經濟復蘇下了一劑猛藥,現在命是救過來了,經濟止跌回升,年內保8%沒有問題,但接下來要關心一下這劑猛藥的副作用,會給中國經濟留下什么后遺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眼下大家普遍關心的通脹問題正是這劑猛藥的后遺癥。
有分析認為,盡管目前CPI和PPI都處于負值,但降幅正在逐步收窄,二者持續回升并在年內由負轉正的可能性較大。另外,對于全年信貸高速增長,全年新增貸款超10萬億元的預期強烈,在此情況下,還會產生信貸慣性增長的預期,從而有2010年上半年乃至全年信貸繼續高速增長的預期。截至9月末,新增貸款數量達到了8.7萬億元。
“年底物價很有可能能由負轉正,明年上半年有可能會出現通貨膨脹。”楊宜勇認為,當前價格指數正處在由負轉正的過渡時期,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將會加大,甚至變成事實。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有通脹預期,但短期內,至少到明年這段時間通脹壓力不大。”
“今年肯定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向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從月度看,CPI在最后兩個月有可能轉負為正,但CPI指數年底不會轉正,全年仍可能為負。“現在的通脹預期主要是資產價格上漲,CPI總體還沒有大幅度變化。”王一鳴說。
至于人們最擔心的信貸過度投放問題,王一鳴認為,信貸投放量已經在縮減了,據中國人民銀行10月14日公布的統計數據,9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167億元,現在貨幣政策已經穩定在適度寬松的狀態。
明年通脹壓力加大,最有可能通過資產價格向要素價格傳遞
經濟較快復蘇帶來的短期和局部價格的快速回升以及美元持續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可能強化國內的通脹預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需求總體平穩增長,而生產和供給能力充足的背景下,預計2010年不會出現明顯通脹,CPI漲幅預計在3%以內。
王一鳴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明年通脹的壓力將會加大,但不會出現明顯通脹。一方面,美元持續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可能會加大。另外,流動性也會對通脹形成一定的影響。根據中國狹義貨幣供應量(M1)與CPI之間的長期關系,CPI走勢滯后M1約6—8個月。M1和CPI分別于2009年1月和7月觸底,預示CPI將持續回升,特別是當9月中國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反超廣義貨幣供應量(M2)0.2個百分點。釋放出了貨幣活化更明顯的信號,對通脹有一定壓力。
王一鳴說,供大于求的局面在一段時期內還很難改變,也不會引發明顯的大幅度價格變化,加上今年糧食豐收,農產品價格比較穩定。
如何管理好通貨膨脹的預期?祝寶良建議,M1和M2增速應適當控制一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研究員陳昌盛告訴本報記者,基于對明年投資、消費增長超過今年的可能較小,出口增長幅度也不會太大的謹慎看法。
他認為,明年來自總需求的壓力將不突出,而且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產出缺口。所以,明年的通脹壓力關鍵看短板產業或產品,以及外部因素。短板行業加上成本傳導能力,往往會成為過多貨幣追逐的對象,使相關要素價格快速提升。
陳昌盛說,明年的物價驅動力和走勢會與2007年的情況有所不同,通脹壓力最有可能通過資產價格向要素價格傳遞。所以,關注明年是否會發生明顯通貨膨脹,要優先關注資產及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和波動的風險。只要預先做好引導和應對預案,2010年有條件爭取經濟適度增長(8.5%)和物價溫和上漲(3%—4%)的較好局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