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真正的G20會議要到9月底才會在匹茲堡舉行,但是9月5日在倫敦閉幕的G20國家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已經為其奠定了基調和方向。
與會各方會后發布共同宣言: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來保障經濟復蘇的進程;同時應加強國際金融監管體系改革;防止過度投機風險重新積聚;尤其是要加強對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以期國際金融經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力回復;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政府救市措施的有序、透明退出。
考慮到未來G20會議所能得到的成果,應不會與此次部長級會議得到的多項共識出現較大差異。因此,此次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所形成的共識奠定了未來世界金融經濟的新格局。尤其是在此次談判中,傳統美歐分離力度加大,美國與新興市場經濟的代表金磚四國走到了一起。這對未來美國進一步削弱歐盟力量,強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自二戰以來,任何世界范圍級別的金融經濟格局變動都離不開美國力量的支持。中國、俄羅斯、印度與巴西要想加強自身在世界金融經濟領域的話語權,離開了美國都很難取得實質上的進展。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的金磚四國需要良好的發達國家外部環境以滿足出口產能的擴張;而美國經濟要想真正復蘇,必須解決微觀經濟領域的生產和就業問題,這都離不開后續的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因而上述兩大勢力聯手,頂住法德兩國壓力,提出后續救市措施不應隨意“退出”。
另外,在解決“后次貸危機”時期的國家金融監管合作方面,美國一反此前“消極”態度,在各方均同意“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應在國際金融機構中擁有更多發言權,以反映國家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的基礎上,一舉將發達國家原有配額的5%轉移給發展中國家。雖然這一數值與金磚四國所要求的6%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較之此前極力推進IMF改革,卻在關鍵配額問題上不肯讓步的歐盟要實際得多。中國等金磚四國還宣布,將向IMF補充八百億美元資金,其中中國占五百億美元。
“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一外交箴言對于美國而言早已諳熟。在持續經濟干預與IMF配額方面與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大力合作,以換來其他領域——如銀行高管薪酬、貨幣政策等方面的上述國家的支持,并制衡歐盟力量方面有百利而無一害,更何況在上述領域的提議本身也與美國利益保持了一致。美國財長蓋特納在訪問金磚四國內部會議時指出,二十國集團決不能重蹈覆轍,過早踩剎車。
當然,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來說,能夠取得美國的支持,擴大國際共同金融經濟監管權限,并提升自己在國際金融經濟體系的地位同樣有利無害。金融領域的“限薪爭議”主要存在與發達國家范疇,對發展中國家影響甚微。中國等金磚四國可以運用發達國家之間的斗爭獲得主要國家在其他政策領域的支持,如經濟持續復蘇的后續政策、經濟干預過程中貨幣政策體系的穩定等等。
就目前而言,美國、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與地區貨幣政策與通脹穩定對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復蘇前景影響深遠。在即將到來的匹茲堡G20會議上,中國可以進一步提出適合自身與世界經濟發展的后續干預措施方向:在盡可能降低財政負擔,保障貨幣匯率穩定的基礎上進行后續干預。
尤其要避免各國為保障本國經濟復蘇,私下構筑貿易壁壘,加速本幣貶值的行為。這對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的金磚四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局面。中國應在G20會議上將其作為重要內容提出,并在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談判中獲得有利的經貿地位。較之于提高在IMF中的些微話語權,這種國際經貿往來中的利益顯得更為重要和實際。(陸志明 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