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國土部將嚴查囤地未建現象 > 正文
萬丈高樓平地起,天價樓盤“囤地”起。在重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背景下,房地產商囤“地”居奇再度成為輿論焦點。要規范房地產市場,必須從源頭上查處開發商惡意囤地行為。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近日表示,今年以來,由于拉內需保增長的需求,加上簡化了土地審批程序,各地用地量持續增加,上半年全國用地量猛增了20%左右,為防開發商趁機搭車囤地,下一步將嚴查土地囤而未建現象。
囤而未建,就是擱置土地資源,人為控制商品房供給,制造出供不應求的市場假象,從而為房價飆漲壓實籌碼。8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一些知名房地產商于2003年到2009年上半年間獲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塊只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實際供應,其中27%的土地“待開發”,30%的土地“規劃在建”,這一數據統計案例也包括深圳的房地產商。
囤地現象如此嚴重,可個別房地產商說得更委屈,什么“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什么要怪就怪“保18億畝紅線導致建設用地供應量不足”,最后竟得出“地荒引發房價飛漲”的結論,把責任全推給政府。這個邏輯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事實上不堪一駁。按照國土部規劃,到2020年,我國城鄉建設用地按人均127平方米安排,發達國家也只有82平方米左右,其他發展中國家多在87平方米左右。因此,不存在“保耕地致建設用地供應量不足”的說法,也用不著慌張囤地。再從眼下的實際來看,房地產商囤地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然,又怎舍得前赴后繼地拿高價競得的“地王”長出綠油油的野草?
房地產商囤地,看重的就是土地資源沉積后帶來的溢價效益。一方面,土地屬于有限稀缺資源,囤一點少一點,囤地的直接結果是導致地方新增土地供應的價格狂飆,由此帶來一個又一個“地王”,而當新增土地價格一漲,囤積的土地自然就溢價,這就對存量土地閑置“待價而沽”形成了反向激勵:閑置越久,溢價越多;另一方面,房地產商借助囤地推高地價的同時,也必然會鼓吹機械的成本決定論,以剛拿的地價直接匡算出用昨日土地建成的房價,從而輕松帶動房價飆升,拉高消費者對樓市高價的預期。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房價越來越高,拿地與用地領域的貓膩越來越多,規范房地產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
這些年,針對房地產商囤地現象,相關職能部門也有所動作。早前的“國六條”就明確強調要制止囤積土地行為,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也先后發了多個通知,要求各地對開發商閑置土地情況進行摸底,并要求將囤地居奇者徹底曝光。遺憾的是,這些要求或規定大多雷聲大雨點小,屢屢落空。查起來容易,處理起來難。公眾最后所知情的,大多還是囤而不建的百分比,至于打擊囤地的政策法令效果如何,到底有哪些大量囤地的房地產企業受到懲處,這些百姓關注的核心問題,迄今依然成謎。
眼下看來,公眾對囤地現象多有怨言,相關職能部門也意識到囤地之禍,懲治違規囤地現象就要看執法硬氣不硬氣。如果所謂的嚴查僅僅停留在“某些”、“個別”等隔靴搔癢層面,那么,公眾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監管者是在打醬油,其背后存在見不得人的骯臟貓膩。因此,真要打擊囤地行為,就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讓土地價格、待開發土地面積,以及每一宗土地交易情況、交款期限、建設期限等信息,在大眾媒體公布。同時,對那些囤而不建閑置土地的房地產商及監管不力者,要公開曝光,并公示處理結果。來源:晶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