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Rosenberg
盡管美國房地產市場數據有所改善,但其基本面并沒有根本性改觀。而且美國自有住房率降至當前的67.4%后,仍高于泡沫前水平。也就是說,房地產業還將低迷。因此,投資者對復蘇不要樂觀得太早了。
投資者可能坐在一起慨嘆,美國政府刺激政策如何了得,居然把經濟從深淵中拖了出來。
對此,我卻不以為然。
我兒時聽過這個故事,一只小豬竭盡全力抵御野狼的侵襲,但結果呢,小豬終歸力單難支。救命稻草的作用僅有一時,當前的美國經濟也是這樣。
我預計,美國經濟難以進入嚴格意義上的復蘇軌道上。
在我看來,經濟真正復蘇,首先私人消費和投資要出現回暖,并帶動工業部門升溫。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工資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下滑;過去為海外投資者稱羨的美國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縮減其資產負債表;制造企業也僅有一部分佼佼者能實現盈利增長。
也就是說,真正支撐當前美國經濟的力量,仍然還只是美國政府,私人部門依然非常疲軟。
熟悉日本的投資者都知道,過去20年里,日本政府都在通過各種手段竭力刺激經濟,但始終沒能將經濟推入70年代的增長軌跡上去。
因此,提振美國私人經濟部門非常重要。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房地產部門就一直被認為是拖累美國私人經濟部門的重要因素,市場近期出現樂觀情緒,也主要是受到房地產相關數據改善的影響。但我想說的是,投資者是不是樂觀得太早了?
盡管數據有所改善,但房地產行業糟糕的基本面局勢并沒有根本性改觀。
自危機爆發以來,由于低收入人群難以承受高昂的按揭支出,美國自有住房率開始不斷走低,從房地產泡沫最嚴重時的近70%降至目前的67.4%。盡管美國自有住房率已經下跌,但仍然高于泡沫出現之前的水平。也就是說,房地產行業還將繼續低迷。
尤他大學最近一次調研結果顯示,到2020年,美國自有住房率將會降至63.5%,基本上回到1985年時的水平。這個數據我是相信的。投資者只要想想,美國房地產市場需要消化大約80萬套閑置和待售住房,就能感覺到市場要在短期翻轉是多么困難。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壓力最終還是會表現在價格上,投資者很難看到美國住房價格短期內能明顯恢復。
現在,真正讓我感覺能有所增長是基礎設施和醫療保健兩個行業。當然,它們的增長也都有政府推波助瀾。真正有點意思的是,近期亞洲儲蓄率增速有所下降,或許凈出口下降讓亞洲居民和企業繼續往日儲蓄高增長不那么容易,也可能對美國擴大出口會有所幫助。
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對第三季度經濟能否出現反彈持懷疑態度。只要我們想到持續低迷的就業和工資增長,以及難比往昔的金融市場,就會覺得復蘇并非一件容易之事。
因此,與其說我們當前處在前復蘇時代,倒不如說我們還處在后危機時代。企業盈利,金融市場穩定性,以及財政刺激政策力度都存有較大變數。
(作者為Gluskin Sheff首席經濟學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