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 實習生 魏一東
上半年樓市復蘇之前,限價房被視為雞肋,不論媒體還是政府,都不時傳出限價房將被取消的聲音。一時間,不但限價房供地被叫停,就連個別限價房用地也被轉做其他用途。繼富力金沙洲限價房地塊成功變身為保障房用地后,番禺和花都的兩限價房地塊也搖身一變成為普通商品住宅用地。
然而,上周限價房項目龍光峰景華庭第四期開盤,近3000戶家庭爭搶640套限價房,不論申購人數還是申購比例都創下新高,限價房又成了香餑餑,這讓原本擔心賣不出限價房的政府和開發商松了口氣,也讓之前買了限價房又后悔的市民感到高興。在這樣的形勢下,政府也表示將進行市場調查,或將推出限價房用地。
限價房為何再度火熱?正是因為撲面而來的房價沖高壓力。限價房固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其有效調控房價的基本作用不容抹殺。幾千套限價房解決了大量夾心階層的居住需求,幾個限價房項目先后成為月度銷售冠軍,驗證了限價房的市場需求。事實證明,限價房在樓價低谷期遭受的賣不出去的質疑,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擔憂。我們應該注意到,限價房擁有非常高的性價比,就算周邊樓價降了,限價房也從未比商品房更難賣。因此,不能像患了強迫癥一樣,認為限價房必定要被搶購一空才算正常。
制定限價房政策,對政府的市場調控、認識水平有非常高的要求,限價房的推地節奏、銷售節奏都需要非常有前瞻性的眼光。在根據市場變化把握好開發節奏的前提下,限價房應該有計劃地持續開發,政策應保持連貫性和科學性,不應將對市場有巨大影響的限價房,呼之即來揮之則去。目前,萬科、龍光、保利等幾個限價房項目,不是已經售罄就是進入開發尾聲,僅有開發區東區宏康限價房項目未售,未來可售的限價房總貨量約1500套,限價房在短時間內將十分缺貨。隨著房價重新進入上升軌道,夾心階層的購房壓力與日俱增。如果要等到樓價再到頂(也沒人可以預測樓價何時是頂),政府才重啟限價房供應,會因為開發周期的原因錯過推出限價房的最佳時期,重新陷入“房價漲時賣商品房,房價跌時賣限價房”的怪圈,讓限價房“越調越亂”。目前,樓市還是政策市的觀點得到普遍認同。用政策與市場雙重手段滿足群眾的居住需求還要走很長的路,因此,政府對樓市的調控節奏應有前瞻性,如能否在土地供應上考慮長遠一些;調控手段應多元化,如能否通過合理的手段把在建的普通商品住宅像“90/70”政策一樣強制劃出限價房比例?
限價房已經用市場表現為自己實現了價值上的自我救贖,但救贖不是救命,限價房能否生存下來,接下來就看有關部門是否能順應市場需要而及時調整政策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