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紅觀察】
四名力拓員工涉嫌間諜和竊取國家機密被拘。讓國人憤慨的是,涉案人士“出賣”了國內鐵礦石談判團隊的底線,將有關國內鋼鐵企業或業內重要的機密數據泄露給了力拓等鐵礦石談判對手。這也是為什么中方擁有50%左右世界鐵礦石引進量的籌碼,卻始終難以拿到滿意的“買方價格”的原因,每每談判舉步維艱。
有專業人士透露,中國鋼鐵業的商業情報外泄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無論必和必拓還是力拓,他們早已從全國各大鋼廠和政府部門高薪“挖”政府公關人員、中國鋼鐵專家、中國礦業專家等“人才”,這是因為他們對中國鋼企非常了解,且與政府部門人員也非常熟稔。
在“間諜門”情報交易鏈條上,可以明顯看出中外企業鮮明的反差:一邊是國際礦山巨頭對商業信息戰備加重視,直至違反我國法律;一邊是國內鋼企以高價倒賣給國內小鋼廠套利,進行泄密交易。
“竊密門”事件的發生讓人為之痛心,直接曝光的商業間諜竊密讓人為之震驚,力拓方面違反法律,違背商業規則,行為實在過于卑劣,但是為什么在中國上演是“潛伏”,而不是“反間道”甚至“無間道”,或許這才是“竊密門”之類的成長陣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商場如戰場,情報和信息這些戰場上克敵制勝的要素,放諸商業領域也同樣成立。商業秘密就是戰勝對手、保持不敗的“秘密武器”。
在我國,商業秘密似乎被漠視,商業安全環境更是不容樂觀。泄密風險幾乎遍及整個經濟領域,如海外上市企業按照海外資本市場的要求上報企業信息而泄密;如為了獲得海外風險投資而主動向其透露企業核心信息;如地方政府招商時將外商投資者視作“上帝”,對外商沒有保留地提供商業信息;如保險公司的外資滲透;如掌握核心機密的中國員工跳槽外企或移民海外等等。更為嚴重的是,上述可能泄密的形式往往被忽視,而且企業自身缺乏保密的敏感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竊取商業機密和商業泄密行為屢見不鮮。尤其在涉及國家重點行業時,跨國公司的觸角正通過浸染中國多年的本土行內人士之手,伸向各地了解最核心、最機密的行業信息。有專家指出,隨著國家間和企業間的商業往來增多,商業秘密戰和信息戰勢必更加頻繁,我國已經進入針對商業機密的諜戰高發期。
商業秘密的安全性不僅是商業安全本身的問題,更是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正因如此,如何規避商業市場中涉及重大機密的商業信息泄密;如何打擊泄密者和商業間諜,提高“反間諜”能力;如何提高保密意識,讓保守秘密一絲不茍守口如瓶?是中國管理者尤其是企業管理者亟待面對和開解的課題。
相關調查顯示,名列《財富》全球1000強的大公司,平均每年發生2.45次的商業間諜事件,損失總數高達450億美元。其中,位于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首當其沖,發生的竊密案件中,有54%個別損失高達1.2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失竊損失數字,促使這些企業不得不加緊防范,規定員工不得向外透露企業的情報,如IBM公司更在新員工加入時的宣誓書上,特別注明不要在任何場合談論技術秘密,參加任何活動不能觸及秘密。
保護我國交易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土壤的商業安全,提高商業秘密保密意識,首先國家要從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給予保護,尤其是對獨具知識產權的品牌和產業的商業機密進行保護,如國家級秘方———云南白藥、國酒———茅臺、天下第一鴨———全聚德等中華老字號品牌的商業秘方的保護,勢在必行。同時要防止外國公司以入籍華人為代表,通過其復雜和嫻熟的人脈人情關系,對國內重點行業握有核心商業秘密的人士進行商業賄賂。
其次,企業一方面要依靠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防止商業秘密外竊、內竊事件的發生以及如人才流動等而發生的泄密事件發生。一要加強企業領導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關于商業秘密保護法律的學習,用法律和制度進行防范。二要與掌握全部或部分本單位商業秘密的管理、技術人員簽訂內容完整、職責清晰、時效明確的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三要建立保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對于商業秘密保護的軟硬件措施。四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將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某一完整的商業秘密分別運用于數個環節,且各個環節間形成相互監督制約的良好狀態。
再次,防西方竊密,也需學西方保密,否則中國獨具知識產權的品牌和產業要么消失,要么被同化。相比之下,我國商業秘密大量喪失,引進來的產業核心技術別人卻守口如瓶,結果導致中國只是為外國打工,無法實現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西方國家在反間諜的做法上,幾乎是草木皆兵。在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特殊人群等方面實行的是反間諜的“‘沙粒原理’———‘沒有任何信息是太小的,沒有任何細節是不重要的’”。以美國為例,美國軍工類專業只招收美國人,對于商業核心技術的保護更是實行從高管到一般工作人員層層設防,對于泄密者往往課以重罰重刑。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激烈的現代商業競爭中,知己知彼應加入重視“竊密”與“保密”因素,企業才能既安全又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