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苗燕
央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29日達成協議,同意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進行監管并相互配合。這意味著香港有望成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首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昨天就該話題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目前人民幣處于區域化的初始階段,通過推動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有助于強化人民幣行使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和部分的價值儲備的部分國際貨幣職能,從而開始啟動逐步成為國際結算貨幣的漫長進程。而香港企業將是參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最為活躍的群體,這對于香港金融業的發展會帶來新的活力。
香港擁有較好的人民幣業務基礎
記者:人民幣國際化的首站選在香港,您覺得香港有何優勢?
巴曙松:目前香港已經成為海外人民幣流通最廣、人民幣業務開展最全的地區,具有良好人民幣業務基礎的香港,最有希望發展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銀行業的人民幣業務有較好基礎。2004年,香港銀行開始為香港居民開辦個人人民幣的存款、兌換和匯款,成為人民幣業務在港開展的重要開端。此后,香港銀行進一步提高了香港居民人民幣現鈔兌換、個人向內地匯款限額,為香港居民個人簽發人民幣支票提供清算服務,取消香港銀行發行人民幣卡的授信限額等業務陸續展開。截至2009年3月份,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為531億元,約占外幣存款2.1%。開立人民幣賬戶超過110萬個,共39家香港銀行開辦有關業務。其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在持續擴大。2007年6月以來,已有國家開發銀行等5家中資銀行在港累計發行7筆總值220億元人民幣債券。
更為重要的是,香港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條件和機遇已經成熟。香港與內地的貿易聯系日趨緊密,香港與內地密切的相互貿易依存為香港同內地之間的貿易結算創造了穩固的人民幣市場基礎。此外,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相對穩定,是香港人民幣存款增加的主要因素。除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因素的考慮之外,讓更多的境外非居民接受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
有利香港銀行業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
記者:跨境貿易結算的開展對香港金融業發展會帶來哪些新機遇?
巴曙松:首先,企業作為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主體,也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香港企業與中國境內企業之間的貿易,如果能以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則兩地企業可以避免承受匯率結算風險。同時,由于減少了匯率變化所帶來的定價成本,也可以在貿易談判中一次性鎖定價格,將使得定價的透明度隨之提高。此外,進口企業的成本和出口企業的收益能夠較為清晰地固定下來,還能夠節省香港企業進行外幣衍生產品交易的有關費用,節省香港企業一次匯兌所引起的部分匯兌成本,加快香港企業結算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其次,由于在港推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一步,隨著更多內地企業以人民幣做跨境貿易結算,以及外國企業在港進行人民幣貿易結算,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金額將逐步增加。在中國的資本項目循序開放的情況下,香港的金融機構將來可提供配套服務,如人民幣融資、人民幣匯率期貨等,從而締造金融業務增長空間。
試點開始后,香港金融機構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增加,出于管理風險的需要,相應的金融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基于人民幣的債券及其衍生產品市場也會隨之發展。此外,如果香港銀行開辦此項目業務,不僅會增加結算收入和匯兌收入,而且還會增加由結算業務衍生出來的融資業務收入、賬戶維持費、清算費、咨詢費等中間業務收入,將有利于香港銀行實現收入結構的多元化,促進香港銀行業務結構的調整和盈利模式的進一步優化。而隨著人民幣未來在國際貿易中充當計價和結算的比例越來越大,香港金融業在未來國際人民幣相關業務中,競爭力也將凸顯。
第三,人民幣作為兩地貿易結算貨幣,將推動香港與內地經濟的有效合作,有利于使香港從原來主要擔任內地與國際市場貿易等交流的中介,逐步轉變成為和內地金融業合作、進而協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先行市場。伴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業務的開展,香港可以逐步積累人民幣相關的金融業務量,逐步發展成為人民幣通向亞洲各國的流通樞紐和集散中心,這會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新的動力。
目前,香港是中國內地境外人民幣流通最活躍的地點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人民幣進出中國內地的重要端口之一。因為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資金流動也十分自由,隨著海外的人民幣流到香港,香港可作為境外人民幣的蓄水池,逐步發展成為境外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人民幣的離岸市場,為香港金融業帶來新的增長活力。
改善人民幣流通性
記者:您認為應該如何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性?
巴曙松:在香港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其前提就是要改善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性,只有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企業才具有較高的意愿來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不過,我認為,目前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最主要的是就是在港人民幣的供給不足。推行貿易人民幣結算,人民幣流通的范圍將有所擴大,對貨幣的需求會有所上升,這個影響將取決于使用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量大小。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的統計,如果以粵港地區為例,粵港貿易額2008年約為17007億人民幣,如不考慮開展人民幣跨境結算后兩地之間的貿易增量,并假設兩地貿易結算中僅10%使用人民幣結算,那么僅僅就貿易結算這塊對人民幣的需求量就為17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據香港金管局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僅為530.2億元。顯然,數百億的人民幣存款無法匹配巨大的貿易結算規模,因此人民幣結算的發展需要境外人民幣的存量大幅度增加,以及擴大境內銀行對境內試點企業和境外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的規模,只有通過多種途徑增加人民幣在港的供給,才能有效支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順利開展。
記者:您認為香港在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過程中,還需要哪些后續政策支持?
巴曙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開展初期,無論是從境外人民幣流通規模還是跨境業務結算量都將十分有限,不過隨著該業務被不斷推廣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面臨的風險也將增多,因此有必要對以后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在香港穩步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前提是改善人民幣流通性。可以從增加人民幣供應、促進人民幣流通、增加人民幣投資回流渠道三個方面來改善。可以增加香港人民幣供應的備選政策措施包括:增加以人民幣支付的進口、允許香港銀行為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逐步放松人民幣和港元的兌換限制、支持香港銀行通過多渠道獲取人民幣,香港機構在內地發行人民幣債券等;可以通過擴大人民幣計價結算范圍、鼓勵發行一卡兩幣的信用卡和八達通、允許香港銀行為香港企業開立人民幣存款賬戶等方式,促進人民幣流通;可以通過提高對港出口的人民幣結算比例、擴大人民幣債券發行、建立人民幣QFII制度、在港上市人民幣計價的ETF基金,設立合資公司、在港推出人民幣壽險服務和金融衍生產品等方式,增加境外人民幣投資回流渠道。
此外,還可以通過活躍跨境貿易、利用貨幣互換提供的流動性吸引東南亞國家來港進行人民幣結算、完善人民幣結算清算系統、吸引優秀企業加入試點等方式,培養香港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政府提供的制度性支持是所有措施實施的關鍵。香港的人民幣業務范圍,尤其是對企業的人民幣業務、加強跨境人民幣資金的聯合監管、開展必要的貨幣政策合作等都需要進一步拓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