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方燁 劉振冬
財政部科研所副研究員李全表示,為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2008年以來中央財政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入力度。“但是,我們不應一味強調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雖然政府通過直接補貼、資金和項目支持,對于中小企業發展肯定有積極作用,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有問題。我的建議是,給中小企業比較好的平臺和成長空間,這就包括環境空間與制度空間。”
李全說,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空間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比如,應繼續發揮財政政策導向作用,促進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應繼續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和技術創新;應進一步促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應繼續實施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應逐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拓寬中小企業市場空間;應逐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從環境層面來看:其一,要進一步細分金融市場,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體系。雖然很多銀行表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但商業銀行的風險防控體系決定了大銀行很難將重金投入到中小企業上。健康的融資體系應該為:大銀行針對大企業、零售銀行針對個人和個體工商戶、中小銀行針對中小企業進行金融服務。我們已經推出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就從某種意義上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現階段來看,其發展速度及發展勢頭良好,但總量相對較小,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以拓展。我主張加大支持力度,因為這是將民間資本運轉起來,有效支持農戶、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等等小額貸款或者微貸款資源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此外,根據國外的經驗,設立“中小企業銀行”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之一。
其二,我們應該進一步營造中小企業升級換代的環境。從產業結構上看,很多中小企業從事的產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但并不集中,如果政府能夠主動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產業集聚,對其發展或是有幫助的。如風電項目,我并不提倡政府對所有的項目環節都提供直接支持,而應該著力抓幾個重點環節,在核心技術領域下功夫,比如兆瓦級風力發電機輪轂、超低溫風力發電機鑄件鑄態生產技術等關鍵制造技術,扶持這些優勢產業做精做大。在企業做精之后,重新進行市場整合,形成規模以上的產業集聚。而一些不適合大中型企業做的項目或者產業,就應該完全放手給中小企業去做,以免造成規模不經濟。
最后,李全表示:“對于一些爭論,抱怨政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我并不能認同。我認為政府已經在從各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但由于我們底子薄,需要支持的遠遠不止中小企業,也包括農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等等。基于此,我認為,政府其實可以繼續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因為直接補貼中小企業的花費、成本相當可觀,但放大效應有限。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環境和制度上予以創新,讓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更加寬松,讓中小企業的升級條件更加充分,以四兩撥千斤,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