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寧
單純提高稅率不一定能達到控煙的目的,有時甚至會推動煙草業發展--一些地方會更加依賴于煙草,煙草企業更會理直氣壯地推銷煙草了。
6月21日《京華時報》報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對煙產品消費稅政策作了重大調整,除煙產品生產環節的消費稅政策有了較大改變,調整了計稅價格,提高了消費稅稅率外,卷煙批發環節還加征了一道從價稅,稅率為5%。
“提高煙產品的稅率,不但能增加政府收入,還能挽救上百萬人的生命”,不僅北大教授李玲持這樣的觀點,很多控煙組織也認為提高稅率能夠減少煙草危害。但筆者認為,提高煙草消費稅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是肯定的,但能不能達到控制煙草消費的目的,還有待觀察。
關于此次政策調整的原因,相關部門文件中的說法很明確,那就是“為了適當增加財政收入,完善煙產品消費稅”。既然相關部門本來就沒有控煙的意思,人們如果把控煙的希望寄托在煙草消費稅上,恐怕要失望了。
其實,有關專家早就指出,“單純提高煙草消費稅,只能是讓煙民選擇好煙還是壞煙,而不是讓他們選擇抽煙還是不抽煙”。我們需要理性地認識到,單純提高稅率不一定能達到控煙的目的,有時甚至有可能推動煙草業發展——一些地方會更加依賴于煙草,煙草企業更會理直氣壯地推銷煙草了。
因此,與其寄希望于提高煙草消費稅來控煙,不如寄希望于增加的煙草稅用于公共領域。比如,美國大幅提高煙草稅后,將使聯邦煙草稅收入增加近330億美元,這筆錢將用于資助聯邦政府一項為期4年半的兒童醫療保險擴大計劃。我們增加的煙草稅收入究竟用于何處,理應明確。筆者的建議是,提取部分稅收投入控煙工作,以加大控煙的財政支持力度。
更重要的是,此次提高的煙草消費稅幫政府走出財政困境之后,應逐步摒棄對煙草稅收過度依賴的觀念。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得出結論:各國政府從煙草行業中獲取的利益,遠遠低于政府因為吸煙導致疾病進行的公共衛生投入。本著增加稅收的目的提高煙草消費稅,從短期利益的角度可以理解,但我們需要認識到,其背后實際上是“煙稅害國”,每年有那么多人因煙草危害而失去生命,每年政府都要為煙草危害而巨額投入。
有關部門在提高煙草消費稅的同時,也須警惕負面效應,比如,警惕煙草公款消費。盡管中紀委將聯合中國控煙協會禁止公款消費煙草制品,但由于在公款和私款消費的邊界上最模糊的是煙草,搞不好,納稅人還要為提高的煙草消費稅來埋單。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