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美國國會通過“購買美國貨”條款時,給出的理由很能打動美國人:納稅人的錢必須完全用在創造美國就業機會上。但是,當經濟刺激計劃開始實施時,人們發現“購買美國貨”條款并不如當初設想得那么美好,它不僅引發了國際貿易爭端,而且事與愿違,傷害了美國本土企業。《紐約時報》斷言,“購買美國貨”條款最終將消耗美國工作崗位。
經濟刺激計劃要求,獲得計劃資金支持的項目必須使用美國生產的鋼鐵及其制成品。許多美國企業因采用進口鋼鐵材料而無緣政府項目競標。因為部分產品在國外生產,美國杜弗克·法雷爾鋼鐵公司失去了最大的客戶,不得不在賓夕法尼亞縮減600個工作崗位。因為加拿大客戶無法獲得美國項目,美國西湖化學品公司也遭減產之殃。
白宮修訂經濟刺激計劃時,要求內容切勿抵觸現行貿易協議。然而,事實證明,該方案修訂部分形同虛設。州和市政府往往并不遵從世貿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相關規定。此外,眾議院還將“購買美國貨”條款適用范圍擴展到了水質改善和學校設施等方面。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歐盟、日本、墨西哥等經濟體正在磋商如何應對美國的貿易保護。加拿大城市聯盟最近通過一項“不買美國貨”決議,以反制美國經濟刺激計劃中有關“購買美國貨”條款。根據這項決議,加拿大城市聯盟支持各市政府未來在進行采購合同招標時,不考慮那些來自對加拿大采取貿易限制國家的公司。根據美國總商會估算,僅供水與污水處理產業一項,加拿大的報復行動就將給美國企業造成30億美元損失。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認為,“購買美國貨”條款將為美國保住9000個工作崗位,但外國政府采購美國商品卻為美國提供了65萬個工作崗位。
《紐約時報》認為,不管從外交關系還是創造就業角度來看,“購買美國貨”條款都是一個“可怕”的主意,貿易保護將加劇全球經濟衰退。 (本報紐約6月20日電 駐美記者 宰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