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進了實體經濟 還有的吃利息差、進股市
審計署日前發布的審計公告稱,由于一些基層銀行審核把關不嚴,一些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和發票辦理票據貼現,部分貼現資金被存入銀行謀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實體經濟運行中。
就在歐、美等國銀行業依舊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我國銀行業上演了改革開放以來銀行信貸的罕有歷史:自去年11月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來,半年時間里我國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去年全年的1.2倍。
這些資金究竟有多少進入到了實體經濟?其對保增長具有怎樣的支撐作用?萬億元資金的背后或又深藏哪些隱憂?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
有企業用信貸資金吃利差
即便是與歷次經濟擴張時期相比,當前我國銀行業都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放貸高峰。這些巨額信貸究竟去了哪里,成為市場最關心的話題。
持續跟蹤信貸流向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給記者描繪了近期新增貸款的流向圖:半年來,信貸資金至少通過不同途徑進入到了以下三個領域:其中為配合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絕大部分資金通過銀行貸款進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等實體經濟領域中;一小部分資金通過票據貼現方式被企業借出后,又再度被企業存入銀行;此外,不排除還有一部分資金進入到了資本市場。
記者根據央行公布的月度金融統計數據測算,半年來,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中長期貸款占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近4萬億元信貸資金中,相當多進入到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基礎建設中,支持了國家保增長目標的實現。
此外,按照郭田勇的估測,今年以來,一些企業還曾通過低息票據貼現的方式,將獲得的信貸資金“翻轉騰挪”存入銀行以牟取利差。
“因為其間利差一度相差0.2個百分點以上。這對于缺少訂單的企業來說,把信貸資金存入銀行吃利息絕對是一筆‘安全且不菲’的收入。”郭田勇說。
這種銀行信貸“空轉”行為產生的結果是票據融資和企業存款金額的驟然增多——前4個月我國票據融資增加1.6萬億元,占銀行新增信貸的30%,是往年份額的6倍;同時今年一季度企業存款激增2.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居然多增了2萬多億元。
審計署緊盯資金去向
信貸資金在銀行系統“空轉”的現象,受到了國家審計署的重點關注。審計署警示稱,這不僅影響金融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虛增了銀行存貸規模,也加大了銀行系統性風險。
“除了‘趴’在銀行賬戶上吃息以外,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資金流向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我們發現,信貸飆升與股市行情以及房地產市場所謂的‘小陽春’,在時間節點上是重合的。”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進一步補充。
在全球股市普遍低迷的狀態下,我國資本市場則掀起了強勁的上漲行情,半年時間里滬指上漲幅度超過50%。對于股市的上揚,除了國家一系列“保增長”利好措施刺激外,專家認為其中也不排除會有一些信貸資金進入到了資本市場。
金融是現代經濟運行的血脈,如果將經濟比作一條大船,資金就是“載舟之水”,在全球信貸緊縮的背景下,半年內6萬多億元信貸資金的增長,若能充分進入實體經濟,則無疑將對我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力的支撐。
激增背后是否暗藏隱憂
在巨額信貸逐月增加的同時,人們對信貸風險的擔憂也與日俱增。信貸激增的背后是否積聚著銀行不良貸款風險,成為從官員到學者都格外擔心的問題。
“根據銀行業務經驗,在信貸投放的操作上,如果信貸增長超過20%,基本上信貸員都會相當忙碌,資產質量的下滑需要提防。”巴曙松指出。
更有學者指出,當前地方投資項目多屬于銀政聯姻,其中一些項目缺乏充分的風險評估。在地市財政負債比率上升的同時,如果項目本身缺乏商業的可持續性,加之再把官員任期因素考慮進來,未來銀行出現不良貸款的可能不可忽視。
其次,大量信貸涌入某些行業是否導致重復建設等問題也進入到人們的視野。
“從歷史上看,信貸激增與企業重復建設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信貸激增往往會帶來重復建設,而重復建設意味著項目回報率低,又往往會進一步引發不良貸款率的飆升。”張明認為,國家在“保增長”的同時一定要重視結構的調整,這對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國家信貸投放應格外注意結構問題,不應讓激增的信貸成為今后產能過剩的隱患。
如今,一些行業已經出現重復建設、投資率低的端倪。以鋼鐵業為例,3月份鋼鐵業產量增長了12%,但第一季度的行業收入仍然下滑了22%。針對此等狀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文強調,當前我國鋼鐵總量嚴重過剩,落后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對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針對這些風險問題,央行、銀監會日前在京聯合召開了貨幣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要合理把握信貸投放進度,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調控信貸結構,確保銀行業案件防控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和到位。
此外,如果信貸資金未能充分進入到實體經濟,則還可能在遠期引發通脹之憂。
巴曙松指出,在實體經濟的需求沒有起來之時,信貸又被高速投放出去,可能會形成局部的資產泡沫,這對于經濟的持續復蘇來說不會是好現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