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開閘 > 正文
□ 盛翔(湖南 會計師)
據(jù)《人民日報》18日報道,40億元總額的2009年河北省政府債券5月7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當日收盤,該債券全天沒有成交。同期上市的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債券和陜西省政府債券,也未能逃脫零成交的怪圈。地方債面臨著一級市場熱情衰退、二級市場交易清淡的尷尬。
究其原因,有一種解釋認為,“零成交”背后是“零信譽”,地方政府公信力不足是地方債券市場遇冷的重要原因。
在這種解釋的背后,人們選擇是否購買地方債券的理由,似乎不是基于經濟人對利潤的關注,而僅僅是出于社會人對債主的不滿。顯然,這應該不是問題的真相所在。事實上,地方債雖然納入省級預算管理,卻是“由財政部代理發(fā)行并代辦還本付息和支付發(fā)行費”,因此在債務風險上和國債其實是基本相同的。先后發(fā)行的各地方債券,由于發(fā)行時市場環(huán)境不同,其票面利率也并不相同,但這并不意味著各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存在差距。
作為地方債券的潛在投資者,人們是否愿意投資地方債券,當然首先要考慮的是收益水平。即便投資地方債券和投資國債一樣風險很低,但其1.6%左右的票面利率,顯然對普通投資者缺少吸引力。除非地方債券跌破發(fā)行價很多,否則對于二級市場普通投資者來說,至少在目前央行尚未宣布進一步降息的利率水平上看來,是很不劃算的。
如果說一級市場上還不乏一些“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大機構、大銀行,對他們而言充其量只是減少一些預期收益卻不會有多大的虧損風險,完全可以作為優(yōu)化資產配置的一種手段;那么在二級市場上,普通投資者在購買自愿的前提下,卻不會有多大熱情對利率超低的地方債券“積極響應”。更何況,在跌破發(fā)行價的市場上,大機構交易持有的債券即意味著虧損,它們必然傾向于將手中地方債券持有到期。二級市場上交易清淡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