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日前就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汪同三說:從歷史條件和區位條件來看,上海具有諸多優勢,可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上海既要立足現實,又要放眼未來,要辯證看待國際金融體系的變與不變,要在未來的世界金融體系的發展方向上做一些探索。
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汪同三,話匣子是從“需求”角度打開的。他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快速的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提升,現在我國已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發展的客觀需求決定了中國必須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國務院通過的《意見》中說:“建立與我國經濟實力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就有這樣的含義。世界公認的兩個金融中心———倫敦和紐約的發展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經濟實力極度增強,對外貿易迅速擴張,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到一戰前夕,倫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隨后,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建立,國際金融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二戰后,美元成為國際貿易和清算的重要手段,紐約迅速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
當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權重不斷加大的時候,中國的發展需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世界經濟的發展也需要中國致力于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目前,綜合各方面條件,特別是從歷史條件和區位條件來看,上海具有諸多優勢,可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
談到今后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上海必須認真考慮哪些問題時,汪同三說:既要立足現實,又要放眼未來,要辯證看待國際金融體系的變與不變。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經濟學界逐步形成這樣的共識:盡管金融危機的沖擊力巨大,但是,全球化的趨勢、市場化的趨勢、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以及發達國家長期占優勢等,這些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上海還要在不變中看到變,從不變中求變。此次危機暴露出國際金融體系的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必要改革。
國務院的《意見》中說:“建立與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就意味著要考慮“變”的問題,要在未來的世界金融體系方向上做一些探索,我們不僅要做一些傳統的事情,還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為未來世界金融體系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分析國務院通過的《意見》中對上海的“兩個中心”建設提出的五項主要任務時,汪同三說,任務中的第三條:發揮先進制造業優勢,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服務業發展帶動先進制造業的更大發展。這個題目出得相當好,但破解難度很大。因為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關系比較復雜。世界上其他金融中心也遇到過此類問題,上一次美國走出金融危機靠的是IT產業,這次將靠什么走出危機還是眾說紛紜。上海首先是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在哪里,然后是如何處理二者關系。
上海應該如何做好金融創新?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時,汪同三說:到目前為止,金融創新大多發生在美國,歐洲很少,多數時候是在跟著做。所以,金融創新難度很大。上海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要做好金融創新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充分了解各式各樣的金融創新。第二,要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要知道這些創新對我而言是好還是壞。第三,要思考自己對這些創新的應對之策。最后,才能考慮如何推出我們自己的創新之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