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評論員
美聯儲日前作出決定,收購至多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以及至多8500億美元機構債券,受此影響,美元指數旋即創下2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元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再次加深世界各國外儲之憂,其中尤以中國為最甚,原因概出兩點:其一,中國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同時又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只要美元資產發生貶值,中國的外匯儲備勢將蒙受巨大的(很可能也是最大的)損失;其二,中國的外匯儲備基本反映為央行資產,其來源系由央行發鈔購得。因此,如果外匯儲備出現縮水,損失只能由全體國民共同分攤。
鑒于已經暴露出的風險敞口,國內要求變革外儲管理體制的建議不絕于耳,這其中,有些建議不僅合理,而且已經逐步為政策所采納,如,動用外儲收購海外戰略性資產,再如,嘗試建立多元外匯持有格局,等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建議貌似憂國實則擾民,其最典型者莫過于“大舉拋售”和 “全民瓜分”兩論。
“大舉拋售”之不可行,首先在于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過大,國際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國債市場又是一個多少類似于寡頭壟斷型的市場,因此,一旦中國開始拋售美元資產,甚至只是給出拋售的預期,勢必會伴生美元資產大幅貶值,其后果甚至還會危及中國國內為沖銷外匯占款而大量發行的央行票據的支付能力。
“大舉拋售”的第二項不可行,在于此舉極可能導致美國國內利率上升,從而對本就低迷不振的該國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形成進一步打擊,并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而這,對于外貿依存度高居世界前列的中國意味著什么,只需考察金融體系并無大礙的中國經濟近期的走勢即可了然。
“大舉拋售”的第三項不可行,在于除美國國債之外很難找到兼具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大額投資方向。退一步說,即使中國能夠找到這樣的投資方向并且成功奪取該種資產的國際定價權,但只要美元仍是全球主要支付工具,中國以巨額外儲購入它項資產所為何來,實在是個很難經得起推敲的問題。
“大舉拋售”不可行,“全民瓜分”更是幾近胡鬧,道理很簡單。其一,中國的外匯儲備并非央行凈資產,對于央行而言,每一美元資產必定對應等價人民幣的負債,因此,這絕非什么可以任意取用的“橫財”;其二,中國既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截至2007年末,中國擁有1.528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外國在華資產則為1.2664萬億美元,由此可見,即使不考慮后者的收益,中國可以用以進口且不至于危及支付能力的外匯儲備也遠不如賬面顯示的那么多。
當然,以上論述只是表明中國的外儲體制改革必須遵循漸進、試錯的路徑。而該論題的另一面是,面對目前已經形成的、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所指的中美金融“恐怖平衡”,中國需要反思的是,其實早就應該覺察國際收支失衡難以持續,以及惟有痛下決心改變國內增長方式方能予以應對。禍兮福所倚,但愿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能夠刺激所有相關者亡羊補牢,勤于致知、敏于作為,有理、有利、有節地推動建立起國際金融、經濟的新秩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