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2009年成品油價首次上調 > 正文
國家發改委宣布,鑒于近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升,根據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自3月25日零時起,將國內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
發改委此次上調油價,社會各界的反應可用“出人意料”來概括。人們沒有料到此時油價上調,是有充分理由的:一、雖然去年底和今年初國內油價兩次下調,但與國際油價下跌幅度相比,國內油價并沒有下調到位,一個顯著的佐證便是國內成品油價比美國還要高出一大截;二、雖然近期國際油價持續攀升,但上漲幅度有限(從每桶40美元左右上漲到50美元左右),發改委如此急切地上調國內油價,與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時 “我自巋然不動”形成鮮明對比,“跟漲不跟跌”再次遭人詬病;三、近期兩大石油巨頭庫存高企,油賣不出去,正在打降價促銷戰,發改委此時上調油價,有“逆市而行”之嫌;四、經濟危機之下,擴大內需乃重中之重,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剛剛出臺,油價上調將會抑制消費,更不利于汽車產業發展,發改委此時上調油價,更有“逆勢而行”之嫌。
多種反向因素相疊加,仍沒能阻止發改委上調油價的步伐,其祭出的法寶是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與國際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以一定時期內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加上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和適當利潤,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請注意其中的“與國際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善良的我們原本以為,“有控制地間接接軌”是一項利好措施,當國際油價高到中國百姓無法承受時,有關方面會采取措施平抑國內油價,與國際“脫軌”。但現在看來情況恰恰相反,“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反而成了有關方面想接軌就接軌,不想接軌就不接軌,想什么時候接軌就什么時候接軌的法寶,因為一切都是“間接”地,一切都“控制”在有關方面手里——國內油價為何跟漲不跟跌?因為我們是“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國內油價為何比美國還高?因為我們是“有控制地間接接軌”……這個“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就像一個萬能膏藥,或者相當于一個左右逢源、大而無當并且不受監督和制約的“自由裁量權”。
另一方面,普通百姓不知道國內石油企業的加工成本、稅金是多少,利潤有多高,有關方面也從不透露,我們只知道石油巨頭們一邊大喊虧損一邊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正因如此,我們搞不清楚當國際原油價格為每桶若干美元時,相對應的國內成品油價應該是每升多少人民幣,搞不清楚我們是在享受低油價還是高油價,更無從判斷發改委每次提價、降價的幅度是否合理。一直以來,這一切都是糊涂賬。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在此強烈呼吁:一、國內油價還是直接與國際接軌吧!盡管我們知道,我國原油只有一半依賴進口,另一半原油產自國內,原本為全民所有,但我們認了;盡管我們知道,中國百姓的收入水平不高,國內油價應該比發達國家低,但我們也認了!二、相比一個模糊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人們更需要一個清楚的成品油價格計算公式,請發改委告訴我們,國內石油企業的加工成本幾何、稅金多少、利潤多高,告訴我們每桶原油能提煉多少升汽油或柴油,并在此基礎上給全國人民提供一個成品油價格計算公式,以便讓我們能夠很方便地計算出,當國際原油價格處于某一價位時,相對應的國內成品油價格應該是多少,以便讓我們對發改委的決策少點誤解和怨言。
你說石油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關乎國家能源安全,所以要實行壟斷經營,要進行價格管制,我們認了,但石油不該成為盤剝老百姓的工具,價格管制要合理,決策過程要透明,我們的要求并不算高吧! 晏揚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