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2009年成品油價首次上調 > 正文
■方小晶
油價果然漲了。
幾天前,就傳出了中石化、中石油兩大石油巨頭準備聯手漲價的消息,幾天后,消息毫無懸念地應證了。
漲價的理由很充分:國際成品油價格漲了。本周,國際原油價格沖上了50美元/桶上方,為四個月來高位。按照發改委的說法,國內成品油價格應“堅持與國際市場有控制地間接接軌”。既然接軌了,市場化了,水漲,船當然也要高。廣大車主和用油企業除了一聲嘆息外,還能說什么呢?
可是油價真的市場化了?未必吧。有“記性好”的人就會說,上一次油價調整后,國際油價也有跌的時候啊,2月17日更是跌破了每桶35美元。那時候,怎么“市場化”了的巨頭們都沒吭聲?有消費者就問了:為何調油價只追高,不追低?
看來這油價,只在漲的時候很“市場”,到了該降的時候,市場就不知道被拋到哪個角落去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早就公之于眾,可大家還是很糊涂:該漲的時候肯定漲,該降的時候遲遲不降,那這個機制的作用何在?難道僅僅是為了讓石油巨頭們名正言順地漲價設定的?是制定的時候就偏了,還是到執行的時候走歪了呢?
其實道理也簡單。漲價和降價,各自牽著兩方面的利益——漲價,石油巨頭獲益;降價,老百姓得好處。誰都想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于是漲價和降價就有了兩套截然相反的反應機制:漲價,總是石油巨頭提出來,發改委核定,再投射到市場;降價,卻要老百姓呼聲成河,發改委迫于民意,再要求石油巨頭調價。
問題的關鍵是,這兩者的反應速度是不對等的。降價時,民意從零星到匯集,傳到主管部門耳里,需要時間,發改委要求石油巨頭調價,也要研究,要聽聽企業訴訴苦,討價還價。而漲價的渠道,相對來說卻順暢多了,起碼大門總是敞開著的,交流總是方便的。加上拿出了“市場化”這件法寶,基本上立竿見影。石油巨頭們會來聽老百姓訴苦嗎?會和老百姓來討價還價嗎?當然不可能。
3月初的時候,工信部部長李毅中還在說,2月末,全國成品油庫存量達到1485.23萬噸,同比增長36.3%。一些油企還在降價促銷清庫存呢!漲價也應該滯后一段時間后實行才合得上市場的理。另一方面,如果石油巨頭們真的要按照市場化來運作,國際油價漲,你立馬提價;那么國際油價一跌,你也得即時降價才合理。天底下的好事,總不能都給你們占盡了,總得分老百姓一點吧。
成品油的定價機制,原則上當然沒問題。但是價格的話語權放在誰手里,就有問題了。至少到目前,這個話語權沒放在市場手里,也沒放在老百姓手里。在壟斷的背景下,擁有話語權的企業誰愿意來市場化運作,主動降價?輕輕松松能賺的錢干嘛不賺,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嘛。所以一說漲價,動如脫兔,一說降價,猶如龜爬。
就目前來看,兩大巨頭壟斷國內石油市場的格局很難打破。那么,怎么來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呢?方法只有一個,把油價的話語權收回來,放在老百姓信任的第三方手里,并且公布完整的、清晰的定價方法。不然的話,漲價的時候扯上市場做大旗,降價的時候又要按照計劃經濟的那套按部就班,老百姓永遠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