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全球經濟喘息未定 通貨膨脹或卷土重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20:21  新浪財經

  達摩克勒斯之劍高懸北歐東歐上空:外資撤離和信用違約掉期。冰島和拉脫維亞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俄羅斯因原油價格下跌造成了巨額財政赤字,北歐東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并沒有因為大手筆的刺激而立刻出現復蘇的跡象,經濟衰退的深化又導致了美股持續下挫并創下12年來新低,投資者信心幾近崩潰,市場蔓延著一種比去年更悲觀的情緒,甚至有學者稱金融危機的第二波就要到來。

  美國和歐洲的宏觀形勢似乎對危機的深化發出了明顯的信號,世界經濟是否見底?金融危機第二波是否會到來?這已經成為每個處在危機中的人們都想知道的問題。

  明年見底VS L型衰退

  “全球GDP可能會以-0.5到-1.5的狀況增長,經濟的恢復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國政府是否能夠果斷有力地采取措施改革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波圖加爾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這樣表示。

  他認為,經濟的恢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金融機構進行改革的落實情況以及在這一領域將繼續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叭绻鹑谪斦顩r得到改善的話,可能會幫助全球盡早走出這一場危機。如果在今年下半年或者夏季開始能夠出現這些轉化的跡象,明年也許就可以逐漸走出這場金融危機”。

  和波圖加爾相比,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對這場危機的認識似乎顯得不那么樂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面臨的是一個L型衰退,甚至在L型底部還會有多次振蕩才會慢慢出來!

  樓繼偉解釋說,是幾個問題的疊加造成了這個衰退:一個是2007年處于上一周期的最高峰,已經面臨要回落;第二是國際金融結構矛盾的不可持續性爆發出來,西方的過度消費和東方的過度儲蓄都是不可持續的;第三,全球的金融體系過度依賴于美元也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也對這個問題表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金融危機還在持續中,損失尚未見底。“東歐的一些國家相繼爆發了債務的危機,而歐洲銀行所占的債務的比例高達90%以上,恐怕會產生危機的波及效應! 姜建清說。

  全球經濟中心向亞洲轉移

  會上關于本輪金融危機后的世界經濟形勢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匯豐集團主席葛霖認為,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他表示,長遠來看,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隨著亞洲和中東經濟體的壯大,區域性和國內資本市場將繼續發展。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所創造的資本將更多的留在國內。

  卡特彼勒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文斯認為,未來中國將在國際貿易與經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鑒于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卡特彼勒將大力推廣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市場。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則旗幟鮮明地提出“以去年10月份雷曼兄弟破產為標志的金融海嘯不可能再來第二遍”,因為各國政府,不光是美國政府,都已經高度意識到資產負債表的危害。資產負債表的平衡、破壞帶來的危害。因此他們已經不遺余力地大規模的印鈔票、發債券,注資于金融機構。

  通貨膨脹或將卷土重來

  此外,李稻葵還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通貨膨脹將重歸我們這個世界。他解釋說,美聯儲的貨幣發多了以后,歐洲和英國為了防止貶值,不得不擴大貨幣的發行,以至于整個的資產價格會逐步的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大宗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帶來產品價格的上升。

  “過剩的流動性很可能導致潛在的通貨膨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指出,現在很多銀行可能只被當做是一種資金的儲備,他們有著數以萬計美元的儲備。“這些錢是不是能夠有效的進行貸款?這還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另外,他認為聯邦政府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能不能有效的吸收這些儲備,能不能通過開放式的市場政策有效吸收這些儲備。

  杜邦公司董事長賀利得表示,“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通貨膨脹什么時候會開始,但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更快。” (雪婷)

    相關專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