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世界
1979年3月,美國賓夕法尼亞一個叫做三里島的商用核電站發生了一場事故。事故發生后,當地居民大多都搬到臨時的安全地。像幾年前“卡特利娜”颶風發生時一樣,當時很多美國人住在當地的一個體育場館里。核電站事故屬于世界新聞,很多外國記者前去采訪,其中有一位日本記者驚訝地發現:住在體育場館里避難的美國人,居然沒有一個聽說過“廣島”。
美國是商業媒體極為發達的國家,商業媒體的一個結果就是為了錢說話,誰有錢,誰就掌握了發言權。媒體說什么,老百姓聽什么,那是有錢人決定的事情。這并不是個別現象,而是蔓延到整個美國社會的普遍現象。至于說的是真是假,那就看有錢人的需要。
最近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后,作為美國象征的三大汽車廠面臨破產。專家指出,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美國汽車耗油量太大,直接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太高,因而缺乏市場競爭力。那么,美國汽車的這種局面又是如何造成的?我們知道美國長期不愿簽署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國的石油能源巨頭們不愿失去自己輕松賺錢的好日子,不愿對人類承擔責任。
石油巨頭還雇用科學家編寫有利于自己的能源和環境報告,占領或影響媒體向美國大眾宣傳。美國消費者在石油巨頭和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媒體共同制造的能源幻境下,對能源問題普遍沒有危機感。一位主張發展石油替代能源的美國科學家曾經向一個美國議員求助,希望議員能支持推動替代能源的方案。結果議員說:你的方案聽上去不錯,但是,在我的選區,我沒有聽到選民們有這種要求,只能愛莫能助了。這位美國議員并沒有撒謊,美國民眾的確缺乏能源意識,所以他們才會高高興興地配合汽車巨頭們,紛紛購買耗油量極高的SUV車,此類車在美國汽車市場上占到銷售量的一半。以至于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不得不親自上陣,試圖拆穿美國政府和石油巨頭與媒體聯手編織的能源謊言,結果戈爾本人還被倒打一耙,說他自己家里的耗電量就極高,弄得灰頭土臉。
長期以來,美國企業、政府、商業媒體出于少數人的需要,片面地向美國大眾灌輸他們過濾后的新聞和知識,美國相當多的大眾對于世界的了解,對于美國社會和自身歷史的了解都非常貧乏或片面,他們常常缺乏個人的主見,在很多問題上只能聽從媒體的宣傳。在美國這樣的現代愚民政策下,民主變成了無知者、短視者的政治游戲,少數精英很容易就操縱了大眾社會。在當前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形勢下,如此美國式的“井底之蛙”想要復興,實在令人懷疑,也許只能指望一個救世主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