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2009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謝昱航
兩會上,社科界加新聞出版界有60多名委員聯名提案,要求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暫緩實施,而且,教育界也有60多名委員同樣聯名提出了這個提案。就事業單位養老改革,委員們在會上熱論了近一個小時,直到會議休息被打斷,還有委員意猶未盡,說等會兒再談談……(《濟南日報》3月11日)
要求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暫緩的委員,都來自事業單位。近年來,從委員的提案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委員在很多問題上,毫不掩飾自己的利益立場和自我出發點,說話非常直接大膽。比如今年兩會上,很多地產商委員公開向政府要政策,發表明顯出于自身利益的言論。
當然,政協委員也不是不能為自己所屬的那個群體說話,關鍵是,這個群體利益是否正當,是否能得到全國人民的理解。中國的養老制度三個等級,早已招致社會的普遍不滿,對這一不合理的制度進行改革,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心愿。
看看那些反對對事業單位養老進行改革的理由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說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才多少錢,目的就錯了”,“簡單沿用企業養老保險改革的辦法有失偏頗”……這些理由顯然都經不住推敲,有些甚至有些荒唐可笑。仔細看媒體報道,委員們的反對意見中,絕大多數都拿公務員來作比。這也是委員們的反對意見中,唯一有些說服力的。
關于養老改革,不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沒有涉及公務員,就是正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的《社會保險法(草案)》,也將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分開推進。有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阻力,讓改革穩步推進。然而,恰恰是這一點,可能對改革形成阻力。
養老制度改革的一個基本理由,是為了養老的公平。要公平,就得所有公民都用同樣的標準。以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都不納入養老保險的范疇,自己不交養老保險,退休金卻比那些交保險的人高得多,甚至是好幾倍,這明顯太不公平。可是,現在把事業單位拿出來改革,公務員在養老上仍然是“特等公民”,仍然是不公平。這樣的改革辦法,與改革目的并不一致。
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是對其原有利益的減損,當然會讓一些人不滿。然而,公務員獨特的養老待遇的存在,卻恰好為那些對改革心存不滿的人找到了出氣口,提供了反對的借口和攻擊的靶子。這不是在為改革增加阻力嗎?
以前事業單位養老一直是與公務員一體,既然以前可以歸于同樣的養老類別,那么改革當然可以實行同樣的方案和步伐。為什么要將二者切開來?難道說這樣做,是為了爭取公務員的支持,減少反對改革的人數?如果出于這一考慮,那么,有些部門對改革就太缺乏信心了。事實上,這一改革,是對不公平的利益的調整,完全應該理直氣壯;而且,這樣的改革,順應廣大老百姓的要求,改革的力量,來自廣大老百姓,為什么不自信一些?
從技術手段上來說,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養老是同樣的方式,一起改革,不存在操作上的難題。而且,應該可以節省資源和成本。像這樣可以一步到位而且應該一步到位的改革,為什么要分開推進?只對事業單位改革,不但普通百姓不滿意,還增加了新的反對群體,不如索性將改革進行到底,不管是事業單位人員,還是公務員,全部一視同仁。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