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三星經濟研究院:中國經濟在2009年的五大風險

  文 | 劉金賀  李牧群  李萌

  問題一:全球金融危機暴露了持續困擾中國經濟的結構失調問題

  過低的消費率導致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的發展更多地依靠國際貿易和投資拉動,導致了國際經濟動蕩對國內經濟的傳導。中國經濟生產過剩、消費不足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發達國家居民消費率一般在78%左右,而中國的居民消費率已下降到38%,連發達國家的一半都達不到,從這個意義上看,本輪中國政府的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只能短期內通過政府投資解決經濟快速下滑的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結構失調的問題;相反,過度投資導致的結構性問題會在3-5年后得到體現。

  問題二:寬松的貨幣政策眼下對經濟的刺激有限。

  為應對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下滑,中國金融當局由2008年上半年還在實施的貨幣從緊政策180度大轉彎,改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外需不振對中國經濟的嚴重打擊。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寬松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可能很有限,主要基于如下原因:首先,中國目前經濟下滑的原因并不在于流動性的不足,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銀行系統的各類存款余額高達40萬億左右;主要的問題是銀行處于危機防范的考慮,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采取了更加審慎的態度。其次,從居民消費的角度看,中國社保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居民消費更加謹慎,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的產業化發展方向嚴重擠壓了居民的消費空間,同時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萎靡導致大量中產階層資產縮水,單純降息刺激居民消費的作用非常有限。

  問題三:同美國及歐洲主要經濟體的危機性質不同,中國危機的性質更多體現在實體經濟危機向金融危機的傳導,因此危害可能更為嚴重。

  由華爾街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并逐步危及到實體經濟,是本輪危機在歐美經濟中的傳導模式,而中國這一危機的傳導方向則是逆向的。盡管中國金融機構包括中投公司在美國的投資遭受巨大損失,但并未從根本上動搖中國的金融體系安全,而恰恰是外需的戛然而止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巨大打擊。中國珠三角地區由于其產業外向型發展的特點,在危機中首當其沖,大量中小企業的倒閉導致了失業群體由城鎮向農村的逆向流動,并有向全國蔓延的趨勢。大范圍失業問題進一步誘發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和斷供潮,目前政府已連續出臺國6條等多項房地產救市政策,政府的大力救市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行業的不景氣問題,反而會積累金融風險,預期會在2009年有一個集中釋放。

  問題四:4萬億投資方案的有效性存疑。

  首先,政府主導的投資模式在現有中國的管理模式下,執行過程中的腐敗問題幾乎不可避免,從而導致投資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由于許多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最近開始以“改善民生”的名義購買房地產開發商滯銷的樓房,并以此托市,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眾多民眾對4萬億蛋糕分配過程中腐敗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表示擔憂。

  其次,從4萬億的投資方向看過度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約2萬億投向鐵路,并沒有轉移到以拉動消費為重點的投資方向上,對民生的投入嚴重不足,因此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不大。從1978年到1990年代末,投資驅動增長的模式對中國經濟發展總體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重復過去把資源用在“生產建設”和“基礎建設”上的思路值得商榷,現在應該是從以生產及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轉移到以消費為重點帶動增長的時候。

  問題五:危機導致的外資撤離給中國經濟恢復雪上加霜。

  人民幣貶值預期及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經營困難導致外商投資撤資的風險加大,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防止外資的大量撤離。2008年12月19日商務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相關利益方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正式將針對外資抽逃之“追責”上升到國家高度。可以看出,這些政策的出臺表明目前外資抽逃已經不是簡單的個案,大量外資撤離的趨勢正在形成,政府明年的金融監管政策必然是重點之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2005年7月開始的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不良后果和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劉金賀、李牧群系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宏觀首席研究員,李萌系研究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