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房地產進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 正文
□晨報特約評論員 李華芳
房地產業搭上了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的末班車,而十大產業振興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中國經濟加速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實現2009年GDP增速保8%的目標。
經濟不景氣條件下,擴張的財政政策要選擇扶持的對象,應該是那些邊際收益率較高的行業,如此,才能對促進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歷史數據顯示,1997-2006年間,在平均8.94%的GDP增幅中,房地產開發投資貢獻的百分點平均達到2.03%。2007年,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以上,而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則超過10%。從這些數據看,振興房地產行業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房地產行業及其相關產業能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這對于面臨經濟下滑的政府而言,不啻于一顆救心丸。所以政府會選擇振興房地產業。但問題恰恰在于,政府調控房產的記錄并不優秀。在2008年10月前,政府通過緊縮性貨幣政策,9次加息,20次提高存款準備金利率,并且延續此前控制第二套房首付房貸等一系列試圖給房市降溫的措施,但有意思的是,房產價格并沒有因此下跌。
而將房產行業列入振興計劃,并且通過相對全面的政策手段——例如將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54個百分點、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和增值稅、降低首付比例和房契稅以及提供房貸首付優惠利率等,就可以挽回房價頹勢嗎?政府希望將房價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通過經濟政策和行政手段來調節房價,從目前的現狀來講,并不成功。
而且這還容易引發另一個問題,就是開發商的道德風險。如果在房價下跌的情況下,開發商可以獲得政府救市,那么開發商參與市場的時候就容易冒進,因為反正有政府兜底的心態和預期將會扭曲開發商的行為。
這里的主要問題當然是因為政府對市場的管制太嚴,整個房產市場的價格其實也并不完全是靠市場機制來形成的。所以從開發商向銀行貸款開始,整個行業就充滿了道德風險。而政府在經濟過熱的時候打壓房市,在經濟下滑的時候又希望振興房市,這種干預行為使得房價的震蕩幅度變大,其實不利于房市的健康發展。
當前的房價是不是已經回歸理性,尚有很多爭議。如果政府的房地產振興計劃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形成了新的房地產泡沫,使得表面上看房地產行業的價格上漲符合了GDP增長的需要,但實際上卻給下一輪的泡沫破裂房價下跌埋下隱患,那恐怕就得不償失了。
也就是說,在政府目標定位振興房地產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明確“振興”的切實含義。振興房產的真實含義應當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房地產市場運行環境,而不是寄希望于在短期內推高房地產價格。著眼于房地產市場長期的結構調整,是一件比盯著短期內讓房地產為“保八”做貢獻來得更重要的事情。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