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評論員 張濤
以圖搶得一個在下一輪經濟上升期中的有利位置
奧巴馬簽署了包含“購買美國貨”條款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日本政府承諾向IMF提供總計1000億美元的借款、中俄簽25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協議、中鋁公司向力拓集團投資195億美元等事件,以及去年發生的俄格沖突、北約艦隊與俄羅斯艦隊在黑海的對峙似乎都暗示著一場新的國際格局角力已經拉開了序幕。
如果說在去年第一波金融危機沖擊波之下,G20尚在談論要不要重新構建2.0版本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而現在伴隨金融危機第二波沖擊的到來和全球經濟深陷衰退局勢的基本確立,看來各國已經不再停留于口頭的說教和單純短期的經濟維穩。上述事件則反映出各國已經在謀劃更長遠的事情,在金融危機的當口,各國均在謀劃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各自需要面對的發展瓶頸或者是構建發展的平臺,以圖搶得一個在下一輪經濟上升期中的有利位置。由此,就有了日本的金融布局、中國的能源布局和俄羅斯的軍事布局。
雖然奧巴馬以“change”承諾贏得了美國人民甚至全世界的贊許,他在總統就職演講時也說“必須重新出發,再次展開再造美國的工程”,而在他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中,我們看到,包括社會保障、醫療和減稅在內旨在提高個人福利的比重就高達60%左右,同時他還承諾要提供350萬個工作崗位,并重施“購買美國貨”的貿易保護主義。但是資本市場近期的反應,卻表明市場對該計劃的不認可,而其他國家尤其是作為美國消費生產方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對于來勢兇猛的“貿易保護”紛紛質疑,在此種背景之下,進一步助推了各國采取不同的路線來保護本國經濟利益執行力度,因為大家都看到,美元的再次疲弱這顆最大定時核彈爆發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
中國在此輪經濟危機的反應,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執行力度,以及政策的效果來看,都值得肯定,而為了期盼中國能夠有更大的作為,G7國家也難得一見共同給予中國贊許之詞,但越是這樣,越需要我們有清醒的意識。
因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要在短期內盡快穩住經濟的下滑態勢,以緩釋日漸增大的就業壓力;更為重要的是,結構調整的經濟主線不能偏廢,應該拿出更加有利的措施來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諸如:工業化和城市化、工業和服務業、農村和城市等結構性問題。
誠然,全球性經濟危機的不斷延伸,會為我們的既定發展戰略形成不確定性很強的噪音,但是同時也為我們解決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機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國際事務話語權的增強、國際發展新空間的出現,使得我們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來重新擺布我們的經濟布局。在第一輪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各國都拿出了“短平快”式的經濟刺激方案,中國更是再度啟用積極財政政策,包括災后重建和基礎設施建設在內投資金額占4萬億計劃的比重高達70%;而當第二輪危機沖擊波到來之時,各國相應也會有新的應對之舉,因此,現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一方面需要修正對于危機的認識,一方面在后續的應對措施應逐漸增加涉及長遠目標的內容。讓我們欣喜的是,決策層已經在著手,陸續推出了產業振興方案,相信在決策層后續的宏調方略中,會有更多事關經濟結構優化的措施體現出來。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