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兩會特刊:新醫改8500億資金拆解 > 正文
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1月22日《海峽都市報》)。
在這個“寒冬”里,新醫改方案的通過,無疑是一股“暖風”。這意味著內涵民智民意的新醫改方案、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目的的新醫改方案、明確公益屬性的新醫改方案即將付諸實施。猶記得,在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階段,民眾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數萬條意見與建議,相關新聞跟帖的“拍磚灌水”,新醫改方案的相關評論……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有評論認為,確定公益屬性,新醫改開了好頭。筆者深有同感,同時認為,開放式改革,讓民眾參與改革的決策方面,新醫改也開了好頭。新醫改方案的征求意見、采納與升華民意民智,這不僅僅是新醫改方案改善的基礎,也是“廣開民智”進行改革、深化改革的“樣板”。民眾、民間其實蘊藏著極大的創造力。普通民眾從關心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到參與表達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公民意識、公民責任、公民擔當,為公民社會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溫家寶總理在去年底召開的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提高決策透明度,把聽取各方面意見作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聽取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加強政府和人民群眾溝通、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廣泛動員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的重要渠道,把國家的政策準確、及時、直接傳遞給社會,贏得人民群眾理解、支持。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參與政策和改革方案的制定是權利,也是責任。政府尊重民意、吸納民智,讓民意民智為改革開放、科學決策把脈也成為政府制定政策制度的常態。
著名學者朱學勤在回顧與瞻望改革開放30年時說過,改革開放已經30年,當初能進入這個30年,是以思想解放為先導;能否保持改革開放,使之進入第二個30年,去弊化利?關鍵之一也是思想能否解放。希望此后30年能換個說法,變“改革開放”為“開放改革”,讓人們參與改革,開放對改革的各種思考、各種意見、各種爭論。
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于去年,通過于今年初,可以視同為改革開放第二個30年的“第一份含金量很足的改革方案”。回顧新醫改方案出臺的前前后后,“開放改革”已成為深化改革的必須選擇。2009年,“堅定信心”成為關鍵詞。有人說,民眾的信心,一方面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成果和惠民政策的利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自己建言獻策的“采用”情況和“參與決策”的責任心。2009年,是一個困難年,更是一個改革創新年。新醫改開了一個改革創新的好頭,一個民眾參與改革的好頭。這或許是新醫改方案的“附加功能”。民眾期待新醫改方案啟動后的直接利好,也期待“開放改革”的成果讓民眾共享,讓社會共享。
相關專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