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解決經濟壓力需要更多措施》,周春生,10月29日搜狐證券)
中國的救市方案
這次全球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打擊很嚴重,但冷靜地想想,從長遠來說,這種打擊也并非全是壞事,也可能成為一種機遇。
中國的情況相對于美國可能差不多,甚至可以恢復得更快些。這次全球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打擊很嚴重,但冷靜地想想,從長遠來說,這種打擊也并非全是壞事,也可能成為一種機遇。在我看來,這次危機帶來的正面機遇遠遠超過了負面的打擊。
比如,過去兩年,我們一直在擔心資源安全。但最近幾個月,伴隨著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發生,國際油價跌去了2/3,目前只有50多美元。其他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也大幅下滑,這樣一來,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所需資源的成本大大下降,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另一方面,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國家的財政盈余都很多,這些錢都可以拿來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關鍵是要用得好。比如通過退稅或補貼的形式給老百姓直接送錢,然后加大醫療教育方面的投入。另外,中國的國債比重很低,大概今年年中國債余額在5萬億元,相當于GDP的18%左右,其中還有1.6萬億元是成立中投公司時發行的特別國債。如果除掉這一塊,中國國債占GDP的比重只有13%左右。
這樣的鮮明對比說明,中國進一步發行國債的空間很大。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像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候那樣,大量發行國債,將所得用于補貼中低等收入家庭,投入民生和福利項目,加大刺激消費的力度。這些措施如果得力,有望為中國經濟奠定在未來幾年快速復蘇的堅實基礎。
(《危機對中國正面機遇遠超過負面》,陳志武,11月24日《市場報》)
按照這次4萬億元的方案,2009年增速達到8%以上會有困難。主要原因在于該方案過多重視基礎設施投資,僅鐵路就占2萬億元,而不是用這些錢重點刺激民間消費,放在降低老百姓儲蓄壓力、推動百姓消費上。這種方案能帶來的GDP乘數效應非常有限,大致我們可以這樣來算。
全球危機于9月中旬、10月份惡化后,對中國出口行業的負面影響還需要幾個月才能表現出來,所以,估計到明年上半年,中國沿海經濟才見底,企業關閉、失業等問題在那時會很嚴重。明年第一二季度,GDP增速可能降到4%至5%左右。
其次,根據鐵道部的消息,其2萬億元中,今年年底前會花去3500億元,明年花6000億元。我們知道,鐵路投資的經濟效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對就業的直接貢獻很少。這9500億元開支對2009年的GDP貢獻不會超過3000億元。
再次,剩下的2萬億元,即使明年花下1萬億元,對當年GDP的貢獻不會超過5000億元。當然,如果這1萬億元用來給中低收入個人和家庭退稅、補貼,比如,月收入低于5000元以下的大人和小孩、農民和城市人都得到1000元補貼,這1萬億元便會立竿見影,很快轉換成GDP,其乘數相應會很高。根據我以前的研究,在各省投資產生的GDP效果很不一樣。在北京和上海,每投資1元,第二年的GDP會增長0.4元左右,而在湖南、河南等這些歷來投資少的中部、西部省,每做1元的固定資產投資,第二年能帶來0.7元左右的GDP增值。綜合以往的經歷,如果假定這次投資對2009年GDP的乘數效應是0.5, 那么,在明年底之前多投的一萬億元(鐵路投資之外),能產生5000億元左右的新GDP。
按照這些數據,我們看到,這次經濟刺激方案大約對2009年GDP能貢獻8000億元,相當于給GDP增速多加3%左右,而且這些貢獻主要是在第一二季度之后才更多體現。加上本來會有的4%至5%左右的增速,如果接下來沒有其他刺激方案的話,估計明年GDP增速在7%至8%。當然,這是一個很粗的估計,有很多條件可能會發生變化。
(《國富民窮,怎能轉型經濟》,陳志武,11月19日《中國新聞周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