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維波
幾乎是一夜之間,所有炙手可熱的商品都變成亟待推銷的東西,大到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小到化工產品,社會巨大需求轉眼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人們不明白的是,昨天還需求旺盛,為何今天就完全消失了呢?
供求關系變得越來越難以琢磨,更難把握。
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供求之間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離得很近,人們從供方或從求方都能一眼看清對方。因此,對供給、對需求都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根據消費組織生產,供需達到匹配,這時的經濟活動能夠保持基本穩定,不會有大的波動和起伏。
然而,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以后,情況變得非常不同了。供求之間相距越來越遠,在空間上從當地擴展到全國又擴展到了全球,在時間上,從同時延長至全季又延長至全年。無論從供方看需方還是從需方看供方,都越來越模糊,甚至會看到諸多假象。
這是因為經濟活動日益復雜,生產與消費之間環節越來越多,不再是直線條的,而是曲線了,甚至人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相互間通常只關注上一環節和下一環節的變動,而對其他環節則不甚關心或者無力關心。眾多環節都不再是為了消費而忙碌,只要預期價格還在上漲,需求就會被進一步放大。所以,生產與最終的消費幾乎失去了聯系,生產不再是為了最終的消費,而只是為了滿足下一個環節需求。同時,正常情況下可能還不會購買和消費的經濟體,由于價格上漲改變了預期,從而提前購買和消費。
更重要的是,金融業的發達為各環節的過度膨脹提供了條件,通過融資,各個環節都能夠獲得更大的購買力,可以囤積更多的商品,也就在更大程度上拉動上一環節的供應,從而推動生產環節的過度膨脹。
然而,從整個社會來看,生產或者說供給最終要受到終端消費制約,其供給膨脹到這樣的程度,不僅最終消費難以消化,其各環節也普遍難以承受時,必然就會走向其反面——需求坍塌,也就是泡沫破裂。消失的當然并不是終端需求,而是沒有最終消費支持的需求即泡沫化的需求。這時,由于前期的過度生產,供給嚴重超過需求,因此雖然仍有正常的消費,但相對而言這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感覺上需求普遍減少,商品價格快速且大幅度下跌——就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和調整、消化,供求關系才能轉入正常。由此,經濟就會陷入從高漲到蕭條的循環,周而復始。
因此,這種周期性是我們整個社會共同行為的結果,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必然,而金融業的繁榮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周期性波動。既然是必然的,那就意味著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這種周期性的變動,不過政府可以通過“看得見的手”進行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種周期性波動的程度。
事實上,現代社會的各國政府都在采取各自的方式對經濟進行干預,以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避免大的起伏。但從實際情況看,其效果仍然是有限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要進行干預就必須對這種周期性變化有較準確的預測,但實際上預測難度極大,因此政策出臺的時機和力度就不可能十分準確。另一方面則是各方面影響因素太多,而且某項措施的實施常常會帶來副作用,影響其他方面的正常運行。但這并不是說人們完全無能為力,各國政府仍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某種程度的判斷和預測,采取必要措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或減少因泡沫破裂而帶來的損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