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頓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艾倫昨在“2009第一財經上海新年論壇”上指出
楊斯媛 程亮亮
“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出現問題只是此次危機的第一個癥狀,并非危機根源。此次危機的全球性大規模影響表明,危機主要問題是市場存在泡沫。”
對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元兇”問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及經濟學終身教授、沃頓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富蘭克林·艾倫(Franklin Allen)的看法,不同于很多“認定”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崩塌的分析人士的觀點。
艾倫昨日在上海舉行的由第一財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浦東新區金融服務辦公室聯合舉辦的“2009第一財經上海新年論壇”上,闡述了上述觀點。
艾倫表示,首先破滅的是股市泡沫,上世紀90年代科技股泡沫破滅,引發信貸市場出現爆炸性膨脹,導致住房價格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產生。
泡沫“制造者”正是各國央行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全球失衡。艾倫表示,各國央行尤其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過多關注消費價格的膨脹,而忽視資產價格的通脹。
這場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尚難預測。艾倫認為,雖然泡沫已破裂,但股價、房價及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向及如何改善目前形勢尚不明朗。“這場危機恐怕不會很快結束。”
“我們正在遭受泡沫破滅的后果,同時在危機中金融系統的不良運作方式大大加劇這個問題,它有一種反饋效應。”艾倫強調,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反思監管的好處和成本。各國央行需要比以前更關注如何防范泡沫,銀行業監管部門也需要關注如何修正市場失靈。
針對中國在應對危機中的表現,艾倫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正確的措施,應對危機的表現比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很多經濟體都要好。中國在財政政策上采取謹慎態度,更注重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更具有長期眼光。
盡管中國經濟較多依賴貿易,美、歐、日經濟增速放緩將限制中國的出口,但在艾倫看來,中國經濟尚未完全轉型為市場經濟、政府對經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政府財政能力較強等,都使中國經濟在度過此次危機時存在較多優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