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人們擔心的是,現在的美國政府正在執行比“9•11”之后更加松寬的貨幣政策(目前的利率僅為0.25%),這是否會引起一輪更大的通貨膨脹呢?“目前不會!”許小年教授說,“我們知道,貨幣供給等式的兩邊,一邊是貨幣供應,一邊是貨幣需求,而決定這個貨幣等式是否平衡,除了GDP及物價以及貨幣供應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貨幣的流通速度。現在雖然貨幣供應量增加了很多,但是由于貨幣流通速度也放緩,所以,目前來看,這個貨幣等式發生失衡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一旦貨幣流通速度恢復,中央銀行就必須迅速地加息,抽回流動性,避免過多的流動性在經濟中造成新的泡沫。當然,時機的選擇上就要看中央銀行的操作藝術了。”中國要習慣中速增長
許小年教授認為,加入WTO后,中國高估了內外部需求,雖然出口一直在以30%~40%的速度增長,但這是由國外松寬的貨幣政策造成的,是虛高的需求;但這卻被投資者誤認為是實質的需求,于是引發了過去幾年20%左右持續的投資高增長。
“中國必須改變這種預期了,30%的出口增速和20%的投資增速都不可能再持續下去了,”許小年教授語重心長,“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中國將會面對痛苦的削減產能的過程。”
經歷了這樣的痛苦,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也應該相應改變了。許小年教授說,中國今后的出口增長只能跟著全球貿易量的增長而增長,也就是大約6%左右,而投資增速也將下降到10%左右。這樣,中國GDP的增長將大約為5%~8%,步入中速增長時代,兩位數的增長將成為歷史,“我們要習慣中速增長”。
中國不需要凱恩斯,需要鄧小平
“當然,伴隨著增長下降的就是失業的增多,這其實在2008年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了。”最近剛去東莞和中山等地區考察回來的許小年教授對此感同身受,“我所看到的是企業減產、停產甚至是關門,大量的工人被解雇,遠超出了我的預料。”
但是,許小年教授對政府采取的措施卻不認同,“政府現在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可見,中國皈依了‘凱恩斯主義’。但是,從歷史的經驗來看,無論是‘羅斯福新政’,還是日本為了應對衰退采取的積極政策,效果都不顯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也說過:‘靠財政政策結束蕭條的只有一次,這一次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時期。’”
可是,1998年中國政府采取的刺激經濟政策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個難道不算是成功的案例嗎?對此,許小年教授分析說,1998年財政政策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1998年后經濟發生反轉的最根本原因:一是房地產投資的突飛猛進,二是中國加入WTO。1998年我們進行了住房改革,在國內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房地產市場,這個新的產業支撐著我們的經濟一直發展到今天,到現在房地產投資已經占到固定資產總投資的1/3以上。因此,可以看出,當時中國經濟的掉頭向上第一是靠改革;第二是開放。
“所以,中國不需要凱恩斯主義,中國需要鄧小平理論。”許小年教授總結道,“鄧小平理論是什么?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讓市場發揮作用,讓民眾的創造力充分地涌現。”
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許小年教授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政府對經濟的過度管制。他舉例說,比如醫療服務的供應長期落后,就是因為管制,現在開辦醫院仍需要多層審批,手續復雜,而民營醫院則無法進入這個市場,結果就是供應的短缺,導致看病難。他認為,不僅醫療服務跟不上,金融服務、電訊服務、交通運輸、港口機場、文化教育、媒體娛樂這些都因受到國家的管制而無法自由發展。所以,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這些服務業上,放開管制,讓市場發揮作用,讓民眾充分地發揮想象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