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海明
金融危機導致外需疲軟,內需也是一本難念的經。單靠政府的投資來刺激,依然走鋼筋水泥的建材消費路線,這樣的內需名不副實。一個國家真正的經濟活力,在于具有原動力的內需,在于居民的購買力。一些國家和地區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之一,是給民眾發紅包鼓勵消費。不過,這種做法未必適宜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
事實上,少數的富裕階層從來不缺乏購買力,而大多數普通民眾即便每人領取到萬元的紅包,其他保障性的經費沒有著落,這筆錢照樣會被束之高閣,而不會變成直接的消費。換句話說,不解決國民分配制度的失衡問題,或者片面給公務員加薪,只能加劇這種失衡。
內需的經難念,還有一個在關鍵時刻經常被忽略的問題——國產產品缺乏應有的質量尊重。外銷產品的質量,通常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去狠抓,而內銷產品的質量,抓得還不夠。這個問題不解決,一味批評消費者崇洋媚外,一味地以愛國的名義抵制外國貨,最終只能是以抵制者的食言和解體而告終。
擴大內需,一方面是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國產產品的銷量。什么時候我們的國產產品能夠做到內銷和外銷的質量完全一致,甚至內銷產品的質量略優于外銷,相信那時消費者會優先選擇國產產品,內需無形中也就擴大了。
內需的經難念,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價格尊重的相應缺失。何謂價格尊重?售價的合理。別的不說,想想現在的房價吧,即使成交量低迷,開發商口中的所謂降價也仍只是霧里看花。在金融危機風暴之下,商品的價格對消費者缺乏足夠的尊重,怎么能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