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中國行動應對經濟下滑風險 > 正文
中國現代化道路的艱辛曲折,與時間遲早并沒有多大關系,而是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具有太多搖擺、投機和過于感性的民族人文特性。
吳曉波
后世史家常常嘆,中華民族錯過了近代工業文明的萌芽期,因而受到歐洲列強的侵辱。不過我們還可以有另外的一種觀察,就在洋務運動開始的同時,后來成為全球最強經濟體的三個國家—美國、德國和日本也剛剛完成國家的統一,相繼開始它們的現代化之旅。某種意義上,百年間,中國現代化道路的艱辛曲折,與時間遲早并沒有多大關系,而是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具有太多搖擺、投機和過于感性的民族人文特性。
美國在1861年結束了南北內戰,但種族隔離仍然持續,全美超過8000人口的城市只有141個,鋼鐵產量不足100 萬噸。1865年,后來成為美國第一個首富的30歲的安德魯?卡內基在賓夕法尼亞州創辦了卡內基科爾曼聯合鋼鐵廠,就在同一年,李鴻章向清朝廷遞交《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1871年, J.P.摩根與人合伙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而當時在中國,“紅頂商人”胡雪巖的阜康錢莊正處巔峰,資金2000萬余兩,田地萬畝,還操縱著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從事藥品商貿,儼然一個混業經營的大企業。
也是在這一時期,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剛剛誕生。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俾斯麥的指揮普軍大獲全勝,開進巴黎,在凡爾賽宮宣布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
與日本相比,我們的感慨將更深一層。就在1868年,一洋之隔的日本也發生了一件大事。1月3日,武士西鄉隆盛率2000人從鹿兒島北上,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從此拉開明治維新的帷幕。
在中國企業史的研究中,日本是一個可以參照的對象。過去150年間,這兩個東方國家在三個重大的時間點上出現過驚人的類比點。首先,1870年前后,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發動洋務運動,日本進入明治維新,兩國幾乎同時開始工業化變革—更有意思的是,明治維新的結束時間竟與清帝國的滅亡時間也頗接近;第二個時間點是1945年前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全島變成一片廢墟,飽經戰亂的中國從戰爭中暫時擺脫,隨后前者迅速進入新的經濟建設,后者則陷入慘烈的內戰;第三,就是當下,日本與中國的經濟總量分別處在全球的第二、第三位,其政治經濟體制和所面臨的挑戰則全然不同。中日國運交錯,恩怨如麻,耐人尋味。
1871年12月,一個日本使節團登上“亞美利加”號,離開橫濱赴歐美考察。日本政治家、在二戰后把日本經濟帶入正軌的吉田茂曾追述說,日本的改革家們曾預想用“西方的技術、東方的道德”或者是用“西方的學識、日本的精神”作為日本變革的方式。然而,這次考察讓他們意識到,“這樣的公式與實行近代化是相背離的”。他們訪問了12個國家,歷時22個月,考察了政府組織機構、議會功能及運作、法院權力、三權分立機制等等。回國后,他們堅定地達成了“脫亞入歐”的共識。明治維新的代表人物伊藤博文認定:“國家富強之途,要在二端,第一開發國民多數之智德良能,使進入文明開化之域。第二使國民破舊日之陋習,不甘居被動地位,進而同心協力于國家公共事務,建設富強之國家。”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在教育制度上進行了顛覆式的變革,奠定近代學制,到1907年基本上普及了6年義務教育,兒童入學率達到97%。而清廷一直要到1905年才廢除了科舉制度。第二是進行大膽的憲政變革,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實行立憲。明治政府于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同時,經濟改革亦緊鑼密鼓地進行,明治政府宣布改革農業稅,統一貨幣,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第一家新式銀行,大量工廠相繼建成。
多年來,不少中國學者常常引用法國東方學家伯希和的論調,他將日本學術蔑稱為“三余堂”—文學竊中國之緒余,佛學竊印度之緒余,各科學竊歐洲之緒余。而很少有人反思,為何日本以“三余”之功能成就百年的興盛,以一撮爾小島而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