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秦媛娜
周三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份PPI和CPI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令市場感到意外,通縮壓力成為毫無爭議的判斷,這也成為利好債市的重要因素。
不過,往遠了看,有謹慎者認為,通縮或許只是短階段現象。在經濟刺激方案起效之后,不排除通脹在半年或一年后繼續抬頭的可能,這成為債市在明年一季度之后走勢再度陷入不確定性的一個原因。
也有持反對意見者相信,即便物價數據會反復、明年會在降至零增速以下之后重新反彈,但是低物價、低利率的環境短期內不會改變,債市長期仍有階段性機會。
通縮壓力明顯
11月份2%的PPI增速和2.4%的CPI增速已經分別創下了31個月和22個月的新低,這兩項數據給債市帶來了即刻的利好影響,上證國債指數連續兩日創出收盤新高。
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稱,預計2009年CPI和PPI的漲幅將分別為-0.2%和-7%。“假如以物價負增長作為通縮與否的標志的話,通縮出現的時間將比我們此前的預期早半年”。
有不少機構都將明年物價增速的預測調為負值,顯示不小的通縮壓力。多數投資者認為,對于債券市場來說,這種利好因素帶來的上漲動力至少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擔憂半年后通脹抬頭
但是到了一季度之后,情況如何變化就有了未知和分歧。雖然通縮還是眼下最熱的話題,談通脹看起來有些不合時宜,但基于對政策、資金等因素的分析,還是有人表達了對半年后通脹抬頭的擔憂。
兩位城商行的資金部門負責人均表示,中央推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如此大的力度,很可能會對促進經濟的增長產生實際效果,屆時經濟增長、通脹壓力重起并非空穴來風。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交易員也認為,現在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很難說會不會又矯枉過正,使通縮快速結束并進入通脹。“半年之后的情況,的確很難講。”還有人認為,上一輪通脹壓力的治理本身就是不徹底的,外部經濟的衰退客觀上起了很大作用,未來為刺激經濟投入大量流動性,很可能再次成為通脹抬頭的原因。
本周二,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張韜也表示,受當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滯后影響,在未來6-12個月可能會重新出現通脹壓力。
通脹之辯
對于上述擔憂,有部分分析人士并不表示認同。
“所謂通脹,關鍵看是怎么定義的?”一位基金經理說,如果明年物價增速降至負值,之后又因為各種技術和基本面的原因而出現反彈,回到零以上,這種反彈,就不能定義為通脹抬頭。他認為,明年物價走勢會有反復和波折,但是定性為通脹可能并不妥。
國信證券分析師皮敏也指出,通脹的形成源于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雖然經濟刺激方案會投入大量流動性,但是目前資金面的寬裕只存在于金融體系,實體經濟部門事實上并不富裕。也就是說,在貨幣追逐商品這一環節,鏈條斷掉,“需求不存在,怎么會有通脹。”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