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張若斌
昨晚,央行在大幅調降存貸款利率的同時,又一次對大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實施了差別化調整。這使得工、農、中、建、交和郵政六大銀行的法定準備金比例比其他中小商業(yè)銀行高出2個百分點。該項政策是央行針對大小銀行的具體境況,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重要措施。今后,以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對大型銀行信貸風險實施控制,以較高的資本充足率比例對中小銀行信貸擴張實施約束的監(jiān)管思路或將進一步明確。
此次是央行第二次對大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差別化調整。此前,央行曾在2008年9月25日將工、農、中、建、交和郵政銀行排除在外,單獨下調了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此,除部分地災區(qū)地方金融機構和部分支農信用社外,六大銀行和一般中小商業(yè)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繼續(xù)拉大至2個百分點。
同屬商業(yè)銀行,為何六大銀行要多繳付2%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工商銀行三季報公布的8萬億存款為例,僅此因素工行就必須多支付1600億元的存款準備金,此次降息后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僅為1.62%,而一年期貸款利率為5.58%,若工行與中小銀行執(zhí)行相同的存款準備金比例,則可一舉增加63億元的利息收入。
問題的關鍵在于資產質量。其實,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是調節(jié)貨幣供應總量的工具,也是促進金融機構穩(wěn)健運行、防范支付風險的有效手段。從歷史上看,央行剛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度時,曾根據存款的類型劃定了不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企業(yè)存款20%,農村存款25%,儲蓄存款40%。但從1985年起統(tǒng)一調整為10%,此后除農信社與其他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采取的上調幅度并不相同外,其余大小金融機構均一視同仁。但是在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背景下,銀行放貸意愿普遍較強。因此,有必要抑制資本充足率較低且資產質量較差的金融機構盲目擴張貸款,防止金融宏觀調控中出現(xiàn)“一刀切”。由此,從2004年起就廣泛討論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終于擺上臺面,即存款準備金率與銀行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狀況等指標掛鉤,資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貸款比率越高,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就越高。從上市銀行的季報中不難發(fā)現(xiàn),工、中建、交的不良貸款率在1.75%-2.37%之間,而其他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般均低于1%。
毫無疑問,存款準備金率和資本充足率的差別化監(jiān)管具有重要意義,是對中小銀行因規(guī)模較小而抗風險能力較弱,大型銀行規(guī)模雖大但不良貸款率較高的現(xiàn)狀而做出的正確考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