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泰欣
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宋逢明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應更多地注重財政政策與金融保險措施的結合,鼓勵政策性保險、貼息等行為,從而帶動投資、消費。
對于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他認為,目前應更多地進行結構調整,使上市公司更多地向股東派發紅利現金,形成較為穩定的紅利現金流,對資本市場形成最根本的支撐。
財政應與金融杠桿有效配合
宋逢明認為,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啟動消費、投資的策略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有重要作用,如何落實這些政策無疑至關重要。他認為,目前,財政政策應更好地與金融保險相結合,通過制訂出臺一系列財政性的貼息、保險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更深入地面向農村、社保、環境等領域,通過金融機構的放大作用更好地帶動投資與消費。
宋逢明認為,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除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更為重要,財政政策應有效針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在刺激內需上,不能僅依賴于消費內需,要更多地帶動投資需求。如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醫療社保體系等,尤其要解決農民在生產方面的融資需求。他介紹,目前很多農信社的貸款利率都高于一般商業銀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村金融需求,如何推出更貼近三農的金融服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財政政策除了面向三農,還應更多地投向環境、社保、教育、文化等有助于提升國家軟實力的行業。
宋逢明認為,目前國家也出臺了一些支持出口的政策,但由于國外需求放緩,出口要想短期內改變頹勢難度很大,外向型行業與企業可通過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積極做好轉型調整。
股市需要穩定的紅利現金流
國內資本市場的低迷使得居民財富大幅縮水,信心的缺失使得消費意愿難振。宋逢明認為,目前應進行股市結構調整,中國的資本市場亟需一支能夠穩定市場的中堅力量。促使大盤藍籌股、指數成分股、國有大型企業等進行持續穩定的分紅,無疑對穩定市場、解決目前股市頑疾有重要作用。
宋逢明認為,優質上市公司向大股東提供穩定的紅利現金流,可更好地激勵股東的治理與經營,從根本上解決大小非和股權分置的問題。紅利現金流也是股價與實體經濟聯系的重要紐帶,只有更多派發紅利現金流,上市公司的股價與實際表現才會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動,從而真實反映經濟情況。宋逢明認為,去年和今年股市明顯的反差,說明國內資本市場更多地還是依靠人氣,而非根本性的機制,只有通過結構性的改革,才能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
國內流動性較充沛
宋逢明認為,執行了一年之久的從緊貨幣政策使得更多的流動性保持在銀行體系之內,而目前執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又使這部分流動性有效釋放出來。目前,國內銀行有足夠的能力為國內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流動性。
肇始于五年前的銀行業股份制改革,對抵御此次金融風暴的影響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宋逢明認為,正是銀行體系的穩定才保障了金融經濟的有序運行。國內商業銀行的股改成功,使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都有了很大改進,國內大型銀行不良貸款的余額和比例在國際上都處于先進水平,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使國內銀行避免了歐美銀行紛紛倒下的悲劇。
對于國際貨幣體系面臨調整的問題,宋逢明認為,目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已不可持續,中國可以在穩步推進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中,審慎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根據自己的國情制訂相應的方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