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聚焦民營企業國有化第一大單 > 正文
投資者報(記者勾新雨)杜雙華私人擁有的日照鋼鐵公司,正在被國有的山東鋼鐵集團收編,并將有可能變成一個國有控股企業。
是套現還是被掠奪,評判的標準有兩個:一是山鋼集團的出價是否令杜雙華滿意;二是杜雙華是否愿意出讓自己的企業。
而對杜雙華的行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一是杜雙華套現了,就像朱新禮把匯源果汁賣給可口可樂一樣;二是杜雙華被掠奪了,就像鋼鐵領域中常州鐵本公司和寧波建龍公司一樣。
國有化“最大一單”
現在,沒有人知道山鋼會拿出多少錢,更可能是山鋼集團不用出一分錢。
一是日鋼做價并入山鋼集團,杜雙華拿日鋼換來山鋼的股票;二是山鋼以增加對日照鋼鐵基地的投資換取日鋼的股權。在后兩者國企收編民企的慣用路徑下,杜雙華可能拿不到一分錢的現金。
而杜雙華是否愿意被收編。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民企企業家,杜雙華已經在國企四面包圍的境地中干出了1000萬噸的鋼鐵規模,時間是五年,而鞍鋼武鋼等大型國有鋼企都是用了半個世紀以上的時間才做到的。僅此一點,杜雙華會甘心放棄嗎?
另外,杜雙華此前已經用過各種方式來抵抗山東鋼鐵集團的壓力,包括在汶川地震時捐款1億元,創了內地企業捐款額之巨。一是不愿意被收編,二是收購的金額懸而未決,杜雙華為什么還要拱手相讓呢?答案可能在于這是一個政府推動的行為,公權的強大力量正在試圖超出其合理邊界。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山鋼、日鋼重組一事正是這一時期由山東省政府主導推進,在省長辦公會議上確定的。由政府出面協調,要求日鋼配合山東省鋼鐵產業規劃”。
新一輪民企國有化,伴隨著五六年前的重化工浪潮蓬勃而起,從2004年至2005年間,中央企業占GDP的比重增加近1%,從9.9%提高到10.8%;到2006年時,民營加油站的數量占行業的比例從1998年的60%,下降到不足25%;到2006年時,全國的鄉鎮煤礦比例也從2003年的37%下降到21%。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新國有化”逆勢而上,山鋼集團收購員工1萬名以上、年利潤50億元的日照鋼鐵,很有可能創造中國30年來國有化“最大一單”。
當新國有化卷土重來,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將是機遇還是更多不確定性?
七問“新國有化”
首先,新國有化能夠凌駕于私權之上嗎?山東省政府推動山鋼重組日鋼的理由就是為了實現山東省鋼鐵產業規劃,并“要求日鋼配合”,一省的一項產業布局政策已然凌駕到企業產權之上。從公開的信息上,找不到杜雙華必須被國企收編的措辭,但“隱形的壓力”才是最難說清的。政府掌握了日鋼信貸權力、項目審批權力等資源配置要素之后,日鋼的私權是無法和公權對抗的,杜雙華只有妥協。
其次,新國有化能夠提高效率嗎?國有化主導下的產業集中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各省冶金廳的翻牌,政府重新出面,直接跑到賽場上來踢球,而目前各省級鋼鐵公司缺乏實質的重組措施,更多的僅僅是把財務報表合并到一起,企業領導人換班,其余一切未變。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鞍鋼本鋼合并,掛牌三年,毫無進展。日鋼現有職工約1萬名,2007年利潤超過50億元;濟鋼職工3.8萬人,利潤只有30.1億元。國企與民企,效率高低一目了然。
第三,誰將為新國有化埋單?景氣周期時瘋狂擴展,在國資委必須做到前三的壓力下,很多央企只有走盲目擴張一條路,否則自己就要被別人吃掉。而一旦經濟轉冷,原有的產權與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等問題將逐漸暴露,被國有化的企業將從利潤來源,變為虧損黑洞和財務包袱。
第四,新國有化破壞了什么?中國的國有企業正在走“創造壟斷”之路,毫無疑問,壟斷和隱形的壟斷都會破壞市場競爭、降低社會效率。
第五,國有化能帶來產業安全嗎?國有化的一個理由就是能夠帶來產業安全,但有專家說,中國鋼鐵企業將會是最慘的一個行業,一旦有點利潤就會被國際礦業巨頭賺走。國企的低效和缺乏能力的鐵礦石談判,正在將鋼鐵的利潤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巴西和澳大利亞。
第六,民營企業該靠誰?當杜雙華被媒體記者追問時,一連說了三遍,“去問日照市政府”。和杜雙華一樣,很多民營企業選擇了和地方政府結盟的思路,依靠地方政府保護從而謀求發展,但當由上一級政府主導的國有化洶涌而來時,這樣的盟友關系就會被輕易擊碎。
最后,新國有化將催生更多不務正業的資本嗎?杜雙華退出之后,手里有錢,這些錢會投向樓市和股市嗎?中國的民企正在越來越多地選擇了金融投資之路,因為產業投資令他們身心疲憊。有人將這個被趕出來的資本稱為不務正業的資本,這些資本可能會推高中國的資產泡沫,令中國經濟增加不穩定的因素。
相關報道: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