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相關部門已擬定三套成品油零售價下調方案上報審批,11月中旬前有望下調。(10月31日《信息時報》)這到底是真心降價,還是搞緩兵之計,或者賺“時差利潤”?
公眾質問是有道理的:現在才報批下調方案,到11月中旬有望到位,誰知道那時國際油價會怎樣?歐佩克已采取限產、減產措施,如果不出所料,待半個月后有關部門拿到批復時,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升,成品油價格下調條件不復或基本無存,熱鬧的降價方案宣告無效,國人結結實實被“開涮”了一回。退一步講,即使國際市場近期保持平穩,成品油價格下調成行,那么在這一二十天的“時差”里,國人又被那些部門盤剝了多少利潤?
以中石化、中石油等壟斷巨頭為主的國內油價操縱者,他們在原油交易以及成品油價格上調時絕對反應靈敏動作迅捷,只是在油價下調時才成為“蝸牛”,他們的理由是“保持國內成品油市場相對穩定”。嗬,上漲如放箭,下跌如拉纖,難道“上漲”時就不要“相對穩定”了嗎?
7月15日,加拿大航空公司對每位旅客第二件托運行李加收25加元附加費。理由是,夏季油價飆升,航空公司成本大幅提高。9月18日,加航取消了該項收費,因為油價回落。一項規定竟然只存在兩個月零3天!這在國內恐怕是不可能的,看看現在的油價也就知道了——逐利當懷羞恥心:油價飆升,收費可以理解;油價大跌,相關收費就該跟跌,這難道不是天道公理么?漲價“放箭”,降價“拉纖”,這是中國石油巨頭的丑陋,相關部門絕不能任其成為“中國特色”。江蘇 成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