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濤
世人大抵善忘。兩三個月前,國際某知名投行關于越南經濟的一份報告,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吸引了國內眾多媒體和學者的眼球。一時間,紙上望聞問切者有之,隔空開方下藥者有之,而登門造訪、欲一探究竟者亦不在少數。然而,隨著審美疲勞的不斷累積,加上劇中主角越南的極力澄清下,所謂“越南金融危機”的大戲最終在一番熱鬧后草草收場,從此乏人問津。在筆者看來,這種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態度實不足取。金融危機固然言之尚早,但也絕非空穴來風——越南的宏觀經濟、特別是通脹治理形勢正面臨嚴峻挑戰是不爭的事實。
越南在“革新開放”早期,大大小小的通脹也曾經歷過無數,特別是1989年350%的超級通脹和1990-1991年70%左右的高通脹。所以,不將目前區區20%幾的通脹看在眼里也屬正常。不過,彼時的情形主要拜價格放開和匯率并軌所賜,是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和代價;而一旦踏入市場軌道,經濟開始穩定運行,經濟規律對大多數經濟體都是一樣的:2%-3%是合宜的通脹水平,而超過5%這一溫和通脹上限則應引起足夠重視。此刻再提往昔光榮歲月不僅無益,且貽誤病情。
2008年年初,越南CPI同比增長不過6.6%,5月這一指標便已升至25.2%,6、7、8月分別攀升為26.8%、27.04%和28.3%,前8個月同比增長22.14%。根據越南官方的解釋,國際油價上漲等外部因素應對此負主要責任。
然而,如果單純是輸入型因素的話,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考察,當前越南的通脹都處于一個極其不合理的水平:不妨與經濟規;虬l展程度接近的東盟國家比較,泰國7月CPI刷新9.2%水平后,8月大幅降至6.4%;印尼7月CPI同比上漲11.9%,8月維持在11.85%;馬來西亞和菲律賓7月CPI同比增幅分別為8.5%和12.2%,8月數據尚未披露。在整個亞洲范圍內,大概只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少數國家可與越南相匹敵,但一般公認,這些國家無論是政局穩定,還是貨幣政策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多年來通脹沉疴已是積重難返,無論進口價格漲不漲都一樣。
隨著7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糧價雙雙大幅下滑,東亞國家面臨的通脹壓力普遍有所緩解,唯獨越南通脹不降反升,繼續高位運行,單拿輸入型因素說事難以令人信服。以筆者管見,另外兩個原因或許對越南的高通脹發揮了更為關鍵的支撐作用:
其一,出口擠占國內消費導致糧食價格走高。在越南CPI指標中,食物和食品類所占比例高達48%左右。根據越南統計總局最新發布的數據, 8月,食物和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44.15%,其中食物價格同比增長69.36%,食品類價格增長35.73%,餐飲和飲料價格增長38.22%。很明顯,國內食物價格,特別是大米價格對于越南通脹的拉動作用突出。
越南是東南亞的重要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今年越南北部和南部稻米同時豐產,全年稻米總產量有望達到3700萬噸,比上年增長100萬噸。越南大米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并希望進一步趕超印度、挑戰泰國。今年前8個月,越南出口額為433億美元,進口額為593億美元,貿易逆差高達160億美元。其中,大米的出口量為338萬噸,總額為22億美元,成為越南賺取外匯的重要商品。正因為如此,越南一直無法痛下決心,以平抑國內價格優先,完全停止大米出口。當今年3月國際米價開始飆升時,越南僅宣布限制四分之一的大米出口;而在6月中旬,在危機尚未煙消云散之際,便開始逐步解除出口禁令;同時,越南糧食協會還不斷提高大米出口價格, 8月下旬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便從每噸600美元升至650美元,大大刺激了糧食出口企業從農民手中高價收購大米的熱情。在出口米價持續上升的預期下,即便存在一定的出口限制,農民也會事先將糧食囤積起來,以待日后向出口企業售糧。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越南國內市場大米緊缺,米價仍居高不下。
其二,無節制地吸引外資流入。近年來,受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和土地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大量臺資、日資開始轉移到越南。僅今年上半年,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316億美元,超出去年全年總額100多億美元;對于越南這樣的小型經濟體而言,短期內過多的外資流入無疑是難以承受的。
根據越南官方估計,兩位數以上的高通脹可能要一直持續到明年底。目前,越南治理通脹主要的貨幣政策是將名義利率提高到通脹率一半的水平,這對通脹充其量只能起到隔靴搔癢的作用。如果真要降低目前的高通脹,減少糧食出口和控制外資流入是繞不過的兩道坎,然而,這對急于抓住發展機遇期的越南而言,無異于斷臂求生。
中國的經濟計劃部門和貨幣當局很有必要從越南通脹中去認真汲取經驗教訓,為落實“一保一控”目標增加砝碼。一方面,要重視糧食的戰略安全問題,不僅要基本解決自給,即便有少量余糧,也應先充實戰略儲備,決不可為眼前的短期利益而犧牲社會經濟的穩定;另一方面,由于此前對《外匯管理條例》已做了修訂,外匯占款的壓力將大大減輕,但對于今后一段時間內熱錢的大規模流入和流出仍要嚴密監控。
。ㄗ髡邌挝唬荷虾H問題研究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