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近日發布了一個統計數據,全國今年上半年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在經濟的調整期,這樣的數據自然引起人們對于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擔憂。中小企業對稅收、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言自明,可以說,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是維護社會穩定。因此,中小企業的困境令人關注。在中小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當中,融資問題最為突出。
從全國來看,銀監會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全國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為2.7萬億元,增長5.2%,已達到去年新增貸款總量的74%。就此情況進行估計,今年全年的新增貸款總額應該基本和去年持平,或者甚至略有上漲。今年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超過2.2萬億元,然而只有約3000億元落實到中小企業,僅占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0億元。緊縮政策在今年上半年究竟影響在哪些企業的融資,一目了然。
仔細研究中小企業的概念,還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在這個群體內部,也有很大的差異性。根據《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在工業領域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規模差異顯而易見,但這種差異卻在“中小企業”的概念之下被掩蓋了,因此,小企業的困難往往也被“中小企業”的整體表現所掩蓋。
廣東省至6月末,全省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10241.11億元,占企業貸款余額的53.4%,同比增長14.4%,增速高出全省各項貸款余額2.4個百分點;1至6月,新增中小企業貸款935.24億元,占新增貸款的50.1%,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4213.52億元,占企業貸款累放額的56.6%,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但是當數據細分到中企業和小企業兩個類別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廣東省到6月底,中型企業貸款余額6409.2億元,比年初增加736.24億元,同比增長29.8%;而對小型企業貸款余額3831.91億元,較年初增加198.99億元,同比下降4.6%。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今年“中小企業”的融資非常難,而其中的小企業則更是難上加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當然與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相關。但要注意到,中小企業并不是短期的特殊問題,而是長期的普遍現象。宏觀調控固然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突出,但問題的根源卻不在于此。
因此,盡管從緊的貨幣政策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部分原因,但放松貨幣政策卻未必能真正為中小企業“解渴”。相對于大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長期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如果放松貨幣政策,更多的資金涌入大中型企業,把通脹繼續推高,只能是“飲鴆止渴”。中小企業的問題是渠道建設的問題。貨幣總量好比是水壩,要使資金到達中小企業,必須挖渠引水,沒有渠道,水量再大也不會惠及中小企業。取得是什么?是旨在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和機制創新。
從貸款額的發放來看,總量控制的調控手段,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盡管是在緊縮,大企業和中企業的貸款額度反而增加,過度投資和泡沫的風險繼續存在。而小企業在貸款難面前,選擇了民間借貸,支付了高額的成本,一些民間借貸的高利率已經遠高于企業正常的盈利能力,企業已經被逼到了“博命”的邊緣。
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普遍上升,但貨幣政策不能放松,體制建設則需要時間,因此,財政政策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盡管財力充足,中央在財稅政策上的支持卻遲遲沒有放開腳步。地方財政和中小企業的經營關系緊密,專家學者建議地方政府對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但是囿于地方財政的財力和自主性,還沒有具體措施出臺。
大量的出口企業也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交織在一起,對于政策扶持的呼聲更加強烈。然而,無論如何,不能在困難的“倒逼”下做出錯誤的政策選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