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一直是中國宏觀經濟中的重要概念。雖然名義投資增速依然不低,但今年上半年實際投資增速約為14.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約7.5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投資增長已明顯從高位回落,進入增速下降的通道。
與2007年下半年新開項目增長幅度大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8年新開項目出現了增長明顯減速。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23041個,增加12672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39422億元,增長1.5%。新開項目的投資增長下滑,表明投資后勁不足。
進入2008年,一個在投資領域值得重點關注的現象是,從投資增長的地區分布來看,今年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特點,即經濟發達地區的投資增速普遍低于全國總體水平。
今年1~5月上海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為1.7%,上半年則為2.3%,扣除了價格上漲因素后,實際投資增長率為負;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僅為19%。其他經濟發達省份1~5月的名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是:廣東18%、江蘇22.3%、浙江17.2%、山東21.6%,均低于全國總體水平。
從地區分布來看,在支持中國投資增長的主要是欠發達地區。投資增長率超過30%的省份有:遼寧33.5%、吉林37.7%、河南33.1%、湖北31.2%、江西40.3%、安徽44.3%、廣西35.2%、海南40%、陜西37.2%、甘肅30.7%、寧夏57.4%。
這可能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隨著發達地區經濟體的越來越成熟,其增長空間越來越小、綜合運營成本越來越高,抵消了發達地區因制度環境和區位條件所產生的交易成本較低的優勢,從而誘使資金流向欠發達地區,形成產業在地區間梯度轉移的新格局。如果是這樣,這種地區間投資不均衡就是一件好事。
另一種解釋是:發達地區經濟外向程度較高,市場化程度也較高,因此,更易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經濟增長高漲時,領先擴張投資;經濟增長疲弱時,領先收縮投資。如果是這樣,那么發達地區的投資不景氣,遲早要擴散到全國的范圍去。
初步分析,對當前的中國經濟而言,這兩種解釋均可以成立,但前一種解釋主要針對長期問題,后一種解釋主要針對短期。從短期投資波動的角度看,后一種解釋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發達地區的投資不景氣是經濟將要進一步下滑的一個先行指標。
自2003年以來,在各地普遍推行經濟重型化的發展戰略指導下,在鋼鐵、石化、電力、港口、機械裝備和汽車等領域大型投資項目紛紛上馬。而這些大型投資項目目前已相繼進入了投產期,今后兩年將是其產能的集中釋放期。如果這種產能的集中釋放與經濟增長下滑相遇,形成產能過剩,投資將會進一步下滑,從而加劇整體經濟的不景氣。這一點應該特別引起注意。
另外也應該看到,雖然2008年投資增速放緩已成定局,但也不會出現急速下滑的局面。一是因為有四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的投資。按照國務院6月4日通過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草案)》,災后重建暫定8年完成,由于重建投資一般集中在前兩年或前三年,預計將占到總體資金的70%至80%。因此未來兩到三年的重建投資將大增。二是2007年新開工的項目增長較快,其投資建設期將會延續到今明兩年。2007年,累計新開工項目231894個,比2006年增加了27931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86258億元,增長28.7%。另據國家統計公布的數據,2008年1~5月城鎮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累計168508個,同比增加17369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06150億元,同比增長17.6%。表明去年新開工項目的大幅增長支持今年投資仍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綜合來看,目前企業自主投資的沖動與欲望已明顯減弱,未來1到2年中國經濟將面臨著投資收縮期。由于投資是拉動本輪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同時,投資也是導致經濟波動的最重要因素,所以,企業自主投資增長的下滑,或許意味著本輪經濟增長周期上升段已經結束。
(作者為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憲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