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駁銀行“賤賣論”不值一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 16:57 北京晚報
蘇文洋 昨天,《上海證券報》等幾家媒體刊登消息,報道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駁斥中資銀行在海外上市時“賤賣”的批評。會議名為《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熱點問題學術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 一般地說,我對專家學者抱以十萬分尊敬的態度。不過,自打一幫子比我年齡還大的專家學者鑒定“周老虎”為真老虎后,我對當下專家學者的話就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北大教授徐滇慶的賭輸深圳房價上漲,更讓我對專家學者另眼相看。有社會公信力的專家學者當然還是有的,只是像大熊貓一樣,越來越珍貴稀少。 上周四,同樣是《上海證券報》,刊載評論說:去年7月23日國家開發銀行首期出資15億英鎊戰略認購英國巴克萊銀行2.014億股,股價為7.2英鎊/股。不到一年,投資縮水了約8億英鎊,股價也已腰斬至3.3英鎊/股。作者認為,就在市場普遍質疑國開行入股巴克萊之時,美國銀行行使認購期權又在中國大賺一筆不義之財。根據期權認購協議,美國銀行以2.42港元/股的價格從中國匯金公司購買建設銀行60億股H股,鎖定的賬面利潤即超過200億元。作者的結論是:“如此高買低賣,本質上是在變相補貼發達國家。數據顯示,外資參股中資商業銀行,賺取的利潤就在1萬億元之上,我們的主權投資呢?卻連連虧損。也許,我們該反思外資投資的理由了。” 其實,買什么什么貴,賣什么什么賤,這是我們的特色或慣例,也并非是中國銀行業的獨創。比如說石油、鐵礦石等等,一買就貴。而出口鋼鐵、煤炭等等,不斷惹上反傾銷的麻煩,說明人家嫌你賣得太便宜了。倘若專家學者從這方面為當年銀行“賤賣”找點墊背的理由,也不失為能夠讓國人同情的辯護。 我們的專家學者是怎么為銀行“賤賣”辯護,或曰駁斥銀行“賤賣論”呢?請看《上海證券報》昨日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國剛對中國銀行業改革前后的國際影響力,有著十分深刻的體會。他說:‘當時的中資銀行,在國際上沒有國際的公信力,一般的投資者根本不了解。一些大行的領導到海外同樣的銀行去考察,人家中層干部出來接待,認為這是一個很差的銀行,打發一下就可以了。后來就不一樣了,上市以后,一些中資銀行的中層領導去了,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我的天呀!這算什么樣的“學術論壇”?這又是哪門子的“深刻體會”?銀行“賤賣”沒有,姑且放在一邊。但是,我怎么瞧著中資銀行的某些人實在是賤得可以,十足的賤骨頭,賤到骨頭縫里去了。“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一些中資銀行的中層領導”證明什么?證明外國銀行家是認錢不認人的,人家從中資銀行賺取了1萬億元以上的利潤,別說“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我們銀行的中層領導,你要是讓人家賺上10萬億元,“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我們的銀行清潔工也是可以的。在資本主義社會,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的王八大三輩。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錢賺。花上200多萬美金,你可以和“股神”吃頓飯。我認識一位中國私企老板,花了幾萬美金與前總統克林頓合影留念。 寫到這里,我忽然感到有點悲哀。不知道是應該為“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的“一些中資銀行的中層領導”悲哀,還是為銀行業花重金請來的專家學者悲哀。“賤賣論”似乎已經沒有論爭的必要了,因為“人家的大領導出來接待”已經說明了全部問題的真相。前倨后恭的外國銀行大老板,從來都愿意接待為他們帶來巨大利益的一切客戶,這一點都不稀奇。必要的時候,他們會用賺來的錢高薪聘請一位頭面人物專門接待那些以見到“人家的大領導”為榮的某些中資銀行的中層領導,甚至還會抽空接待一下中國的某些專家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