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后重建將拉長經濟高速發展時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 01: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亞夫 曾有分析人士稱,中國經濟起碼還有20年時間能保持高速增長。從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這兩個角度看,也就是從中國國內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別,以及目前中國的產業結構在國際產業鏈上的所處位置以及排名情況看,中國經濟確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尤其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重建工作涉及人口多、范圍廣,建設規模幾乎相當于一個中型國家。因此,無論是對災區還是全國來講,不要說其他方面的建設,僅就經濟建設而言,就是一筆很大的數字,就將會在建設時間和經濟規模上影響全局,改變中國經濟原有的增長軌跡,拉長經濟高速發展的時間。 來看一組數據。據相關部門信息,截至日前,本次地震災區達10萬平方公里,超過國土面積1%;直接受災人口超過1000萬,累計受災人數超過4500萬人;工礦企業因災損失超過2000億元;中央和地方財政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已超過234億元。鑒于救災形勢,中央財政決定今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基金,明后年繼續作相應安排。 這只是到目前為止以日計算的初步統計數據,最終的數據如何,尤其是財產方面的數據如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勘察評估。但無論如何,這場災害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恢復重建的工作將是非常艱巨的,所需投入也將是非常巨大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從地震破壞情況看,這次地震為理氏8級,裂度高、波及面廣,因此造成的財產損失都是毀滅性的。尤其是對基礎設施的破壞,比如住宅、廠房、道路、橋梁等的破壞,不僅造成了存量財產的巨大損失,而且還使上千萬民眾在短時間內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與生活資料,使災區生產要素結構發生了嚴重失衡。 其次從恢復重建情況看,一方面,需要對那些在原址上重建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檢查并按新的標準加以修復。另一方面,由于山河易貌,有一部分地區的自然環境已不適合生產生活,需要擇址重建,這就等于在一張白紙上作畫,需要從最基礎的地方做起,而且日后的移民搬遷也有一個過程,這就不僅增大了資金投入,更要拉長建設時間。 以上只是單純從經濟層面來看重建問題。如果根據國務院剛剛發布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要求,重建工作內涵十分豐富,不僅僅只有經濟建設一個方面,而且還有社會發展的多方面內容,不僅要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相結合,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這就更增加了恢復重建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因為這次地震重災區的文化歷史價值,甚至到今天還遠沒有被人們所認識。比如,重災區之一的廣漢三星堆遺址,它的出土文物,以及古城墻和周邊的歷史遺跡,已經透露出對華夏歷史以往許許多多陳述的顛覆,因此而使這個地區在中國歷史上的坐標無法被確定。而這樣的文化意含,很可能因為這場改變山河的地震而再次失落。這就使重建工作不僅要考慮經濟因素,更要考慮復雜的人文因素了。 從經濟和人文兩方面看,這場地震帶來的損失也許比預想的要嚴重,尤其是有關的歷史文化遺跡現在已日益為人們所關注,因此災后重建需要投入的財力和時間也許要更長些。而重建工作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了災區自身,關乎經濟社會全局。 由此來看,重建工作因其艱巨性、復雜性,顯然要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時間周期產生影響,要拉長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間坐標。這對經濟社會意味著什么?對金融市場又意味著什么?一時很難看明白,但從投資角度看,自然是高收益時間加長,投資對象增多。這未嘗不是機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