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需要構建區域性防災減災體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02:36 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 劉軍紅 汶川地震,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害,也引起亞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善意關切。日本、俄羅斯等國相繼派來了緊急救援隊和醫療隊,國際社會提供了數十億人民幣的救援物資和善意捐款。賑災已成為世界共有的人道事業,而相互依存的時代,更呼喚涵蓋亞洲地區的國際防災減災體系。 自然災害從來就不以國界為限,更不為社會制度、民族、宗教乃至意識形態所左右。但是,必須承認,盡管二戰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國際防災減災合作有所推進,卻未能正確認識到建構區域和國際性防災體系的必要。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聯合國的倡導下,國際防災合作才走上體系化的構建道路。 標志著國際防災減災開始走向體系化構建方向是1994年在日本橫濱召開的“聯合國世界防災會議”。會議發表了主張災前預防、災后構建強有力社會的“橫濱戰略”。2005年1月18日,面對印尼海嘯災情和阪神地震10周年紀念之際,第二次“聯合國世界防災會議”在日本神戶召開,168個國家的近4000名代表與會。會議提出了包涵國際防災理念的“兵庫宣言”,并制定了國際防災合作10年規劃的“兵庫行動計劃”。值得提及的是,在會議期間,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共同倡議成立旨在長期支援災后復興重建的“國際防災機構”構想,與1995年阪神地震后日本促成的“世界衛生組織神戶中心”一道,扮演“災區主導的”國際合作防災基地。新的“國際防災機構”將通過吸引國際專家就地展開采集災情數據,進行實地科學研究的方式,為未來制定長期有效的國際防災減災措施,構建世界性防災減災體系,提供智力支持。 實際上,中國在構建國際防災減災體系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2007年8月份,第三次"聯合國世界防災會議"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市召開。中國水利部等機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了會議。會議期間,還舉辦了國際救援技術成果和設備展覽會,為加強國際防災減災合作提供了交流的場所。此次會議進一步貫徹了國際合作防災理念,具體落實了2005年神戶會議的防災戰略,促進了國際合作型防災體系的建設。 毋庸諱言,國際防災減災體系的構建過程,始終伴隨著“國際政治學”的陰影。事實上,回顧2004年底印尼海嘯后的國際賑災活動,不難看出,當時大國利用賑災援助,暗施影響,“私謀空間”,甚至一度將“海嘯援助”演變為相關國家爭取入常的競選舞臺,如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競相提高援助金額,展開“承諾”大比拼。而美國更是極力構建“美日澳聯合援助體制”,瓦解聯合國主導的防災減災體制,爭奪海上控制權。圍繞在印度洋構建海嘯監控網絡,大國間也是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爭奪。對此,我們認為,防災體系的“去政治化”異常重要。日前,圍繞緬甸熱帶風暴災害的國際援助,東盟緊急外長會議提出構建有條件開放的東盟援助體制設想,為地區防災減災體制的建設提出了新思路。 亞洲近1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災害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我們認為,亞洲需要構建區域國際防災體系。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讓日本發揮比較突出的作用。 日本或許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具有防災能力和意識的國家,日本的防災經驗應該“變為”亞洲地區共同的防災財富。汶川地震后,不僅日本地震廳的新瀉監測中心積極傳遞監測信息,確認中國地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日本政府也迅速組織派遣專業救助隊和衛生援助隊,亞洲各國紛紛提供人道支援。這預示著亞洲構建涵蓋地區的、以互助合作為基本方式的防災減災體系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早在2005年印尼海嘯援助首腦會議期間,溫家寶總理就曾向日本提議,加強中日在地區范圍內的防災減災合作。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表示支持。如今,“戰略互惠”已成為中日關系的主題。在地區經濟、環境合作基礎上,構建地區災情災報體系、災害緊急救援以及災后復興合作體系,無疑符合亞洲地區的共同利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