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大地震預報為何困難(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02:32 21世紀經濟報道
防震還要群測群防? 在綿陽市地震局網站上,記者注意到5月12日之前江油市就已發生了數起地震。 2月24日,該市發生了一次2.9級地震,這是繼去年11月3日以來江油市境內小震頻發引起當地群眾緊張之后的第二個2.9級地震——當地地震專家組經過分析后認為,“地震發震構造位于龍門山前山斷裂,屬淺源地震”,由于地震微觀和宏觀的現象均不明顯,“故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中強以上地震”。 4月5日22時05分至4月6日9時30分,江油再次發生小地震8次,最大一次為2.8級。但經當地地震專家分析后認為,“這次小震群是地應力的調整過程,發生中強地震前兆手段不明顯”。 如此密集的地震在一地集中發生,算不算“大震前兆”?為什么不“短臨預報”?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四川每個月都有小地震發生,但它一定是必震的前兆指標嗎?”《華西都市報》5月10日曾刊發了《數十萬只蟾蜍跳上岸尋找新‘家’》的報道,韓渭賓告訴記者,他后來專門就此問過局里負責地震預報工作的同志,雖然地方上可能有這種現象發生,老百姓因此感到驚恐,但確實無人將此情上報到省地震局。 “2006年、2007年,報紙上也有過類似報道,誰能肯定一定要發生大地震呢?又如何肯定?”韓渭賓說。 對韓渭賓的解釋,劉興懷則認為,“現在地震系統設備洋了,工程師多了,大地震反而來了,是因為他們把過去的一些手段給拋棄了——專群結合、土洋結合、群測群防——過去需要,現在也需要,將來還是需要”。 具有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之道——分布于各地區的地震臺站監視著震前的微觀變化,群眾測報隊伍監視前震前的宏觀變化——“日本拼命學習我們的領導方法和組織方式”,在劉興懷看來,“我們自己卻丟得差不多了”。 但不可否認,地震預報至今仍是世界科學難題,群測群防的成效還有待論證。韓渭賓還向記者透露,“從北京回成都后,我問了預報研究所所長程萬正,他告訴我,5·12之前沒有接到任何異樣前兆信息,當然也就沒有叫我會商”。 針對還有些學者2006年利用“可公度性預測方法”大膽預測——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區有可能發生≥6-7級強烈地震——的問題,韓渭賓向記者表示,他早前很認真地研究過“可公度性預測方法”,“首先我對這些‘奇人怪才’心懷敬意,其次這個方法很多時候也有預測不準的,如果就因為這次預測對了,而成為一個‘標準’,我覺得過于牽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