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的轉變(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 17:05 經濟觀察報
對“自力更生”的宣傳也比比皆是。由于長期片面宣傳“自力更生”,宣傳“毛澤東思想是威力無比的精神原子彈”、“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可以創造任何人間奇跡”,所以,當國際社會紛紛伸出援手時,中國卻對世界說“不”,拒絕了國際社會提供的任何援助。 一句話,當時“抗震救災”的綱領是 “以批鄧促抗震”、“不能以抗震救災壓革命、壓批鄧”,要以“抗震救災”來證明自力更生。這種觀念,是執政者“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必然邏輯。在這種觀念和邏輯中,生命要從屬于“政治”、“政權”、“斗爭”。 三十余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在這三十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將“以階級斗爭為綱”發展到頂點的“文革”終于破產,執政者的執政理念發生了重要變化。1979年末,在唐山地震三周年后,終于公布了死亡人數。以后,每當重大災情發生,救災就是壓倒一切最重要的任務。而且,在接受國際社會救災援助方面,一些觀念也在漸漸發生變化。1980年初,改革開放使國門初啟,開始是被動接受國際援助,即不主動提出和要求國際救災援助、并有限接受援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國際救援的認識也更深入。1987年的大興安嶺火災,中國紅十字會終于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受援請求。此后,在重大災情時接受國際社會的款物援助已成慣例。 三十年的許多轉變和變化,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媒體網絡的報道之及時、之充分,超過以往;以往最為敏感的死亡人數,這次也是即時報道;電視、視頻傳出的那一幅幅或慘烈或動人的畫面,更為直觀地將真實情況展現在民眾的面前。這一切,不僅沒有像以前的執政理念所擔心的那樣,會使得人心浮動、引起社會不穩,甚至會動搖政權基礎,反而前所未有地激起了人們對執政者舉措的高度贊揚、對災民的同情、對救援者的敬佩和感動,反而使人們更加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參加救援活動。事實證明,以前,對所有信息幾乎都不公開、都采取保密措施,實際上是對人民的不信任,對公民知情權的無視,更是對生命的不尊重。現在,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的信息公開,是對人民的信任,對公民知情權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這次地震,還允許了一些國家和臺灣地區的專業救援隊入境救災;5月19日,又宣布接受部分外國醫療隊來華協助救援。這些做法更是建國后的首次,意義確實重大。接受包括允許境外專業救援隊、醫療隊入境在內的國際救災援助,不僅是國際社會人道主義的體現,更是國內抵御災害、減輕損失的需要。表明了政府重視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借助一切力量減輕災害對民眾利益的損害,也表明了中國政府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融入國際社會的開放姿態。 此外,這次大地震,大量非政府組織機構(NGO)積極參與,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其力度也都超過以往。這表明了三十年間民間社會的從無到有,由小漸大。我相信在今后的社會活動中,民間社會將會與國家良性互動,獲得社會更大的尊重,得到政府的理解,從而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全國哀悼日的設立,國旗第一次為死亡的平民降半旗,汽笛、警報第一次為罹難的平民鳴響,更是標志著人民共和國對生命和普通人的尊重。 這次抗震救災的幾項“第一次”,都是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三十年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標志。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