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透明才能讓中國慈善站得更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13:09 新京報
公眾對捐款的關注程度提高,對公益組織的要求更高,其實非常正常。慈善組織人員的貢獻也不應被體制上的缺陷所抵消,而這一切都需要制度的進步。 汶川地震發生后,震區之外的人們也受到極大震撼,人們期望以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去支持那些家園破碎的同胞。在我的生活圈里,幾乎找不到沒捐過款的人。據統計現在海內外的捐款已達160個億,相信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隨著捐贈款物分批投入救災,善款使用的透明和公平,越來越為公眾所關注。 必須要承認,許多慈善組織為這次賑災積極行動,特別是一些一線工作人員,其行為令人感動之處舉不勝舉。但也要看到,公眾的慈善要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捐錢捐物這樣一個膚淺的層次了,他們希望實現直接的、有效的、規范的慈善捐助。 日前,舉辦網絡募捐的網易把網友捐款轉入廖冰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很有特點,其組織者廖陵兒和一群工作人員熱心服務、不計得失,廖大姐經常為某個失足少年的瑣碎事務而多日奔波,卻節儉到苛刻的地步———大部分出行都靠公交車,出租車票都很少在報銷賬目中出現;同時每年他們都會主動把自己的賬目公開,我也曾經被邀請去審核他們的賬目,結果,其清楚細致恐怕許多企業都難以企及,而每一筆花費都稱得上對得起天地良心。所以網易選擇與其合作,并非偶然。 但問題在于,和大部分中國的慈善組織一樣,這個基金會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并非建立在制度監督和規范性的內部結構上,而是依賴于基金會組織者和工作人員的自律。要想中國的所有慈善組織都能夠達到這一境界,恐怕只有制度而非人心才能實現。所以,以下工作是相當必要的: 首先,是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分別于1993年、1999年通過。這是我國公益事業的好消息,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盡快完善。公眾要求慈善組織公開賬目和捐款去向,這本是對公益組織最基本的要求,但有些慈善機構這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法律法規對其的要求不完善是重要原因。 其次,是慈善組織體系有待盡快發育成長。盡管中國有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機構,但也就這幾家,顯然很難適應活躍的公民社會。而如果高門檻擋住了民間公益組織的發展和成長,不利于慈善組織的競爭和監督。絕對權力絕對產生腐敗,這句話不但適用于政治領域、也同樣適用于社會公益領域。 此外,公眾也尚未形成真實可靠的慈善理念和找到規范可行的慈善途徑。有媒體報道說,體育界有人表示要在災后重建時再親赴災區現場,自己出錢自己找人設計施工,看著災區人民把家園和學校重新蓋起來。 這些行為的出現固然表明公民社會本身行動能力和要求的提高,但這并非慈善的常態,最終我們還是要依賴專業的組織去做慈善。所以,打造信得過的高效的公益組織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到底,慈善組織人員的貢獻也不應被體制上的缺陷所抵消,而這一切都需要制度的進步。我想,當捐款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的時候,規范運作的慈善組織也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唐昊(廣東 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