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捐款者能如巴菲特般放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07:45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吳江 在社會各界慷慨解囊,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的時候,也有一些疑問產生:為什么抗災最初,一些人要以“我不捐款,我去災區救災”來回應,為什么相關人士決定親赴災區現場,親手將錢送到災民手上,自己出錢自己找人設計施工,看著災區人民把家園和學校重新蓋起來。這除了體現出志愿者們發自內心親歷親為的救災意愿之外,對于捐款能否善用,能否真正抵達災民手中的擔心與顧慮也是因素之一。 不過,“術業有專攻”,現代社會之所以能夠具備更高的效率,與其更加細分的專業化不無關系。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相對于個人視角而言,身處一線的國家救災組織部門,當然擁有更高端、更全局的視野。從這個意義上說,將國人捐助給災區的善款集中到專業救災組織者那里,統一調度和使用,當然應比讓公民單槍匹馬去“實地施救”、“親手送錢”更迅捷高效。但是,在這一“實地”與“親手”的背后,其實也暴露出許多無奈,對于捐款能否得到善用的顧慮,恐怕不應被忽視。 反觀國外,有“股神”之稱的美國著名投資家巴菲特,將其個人總財富的80%約370億美元捐給世界首富蓋茨和其妻子建立的基金會,以巴菲特的精明,假如他對這筆捐款有半點擔憂或疑慮的話,恐怕都不會做此決定;而對于蓋茨基金來說,假如它存在任何不透明或是失職行為的話,也絕得不到巴菲特的垂青。事實上,巴菲特掙錢的奧秘,就在于把錢投在最有效率的公司和人的身上,掙錢如此,捐錢也一樣,巴菲特之所以情愿把平生最大一筆“投資”交給蓋茨基金,正是因為在他的眼中,“他花錢比我更有效率”、“蓋茨基金是最創新也最有效的慈善基金”。某種程度上而言,公民慈善意識、捐贈習慣的養成,不能不說與慈善組織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大有干系。 不可否認,我們的慈善組織對于慈善募款的使用確實還不夠透明,也確實有不少難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盡管疑慮和擔心尚存,但絕大多數公眾依然寧愿選擇信任震災善款的調度與使用者,相信他們能對得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良心,相信他們會擔當得起讓每一分善款惠及災區和災民的責任。汶川慈善捐贈,對于國內的慈善事業和慈善組織而言,正是一個化解公眾疑慮、呵護公眾愛心,并重塑慈善事業公眾形象的最佳契機。 如何善用并最大程度發揮出每一分善款的效益,如何讓公眾更好監督每一分善款的去向,如何讓整個過程清晰透明,無疑是善款使用過程中必須被認真關注并做好的細節。期待國內慈善機構的工作能夠更加讓人放心,也期待國人捐款能夠早日如巴菲特那般坦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