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災之后緊縮政策仍需堅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 14:2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熊仁宇 雙緊政策是否要松動的問題在地震災害之后再一次被人們提了出來。就像年初我國南方的雪災一樣,人們總是對災后重建過程中緊縮政策的影響過度的擔憂。 要求放松緊縮政策的聲音都有著一個相同的邏輯,那就是通過放松貨幣政策,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促進生產的進行,進而實現災難中被毀固定資產的重建。在這個邏輯中,緊縮政策的調整是整個災后重建的起點。但這一邏輯正確嗎?問題的關鍵在于災后重建是以供給為起點還是以需求為起點。其實,宏觀政策的轉向和災后重建是否進行關系不大。經過地震的毀滅性打擊,房屋、財產化為烏有,人們只能選擇重建,重建就產生了大量的需求,這種需求會通過價格傳導促使供給的自動增長,融資成本在這里只是一個次要因素。 對于小國經濟體來說,或許災后的重建需要擴張性政策的原動力推進,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量的國際援助不但能補償災害損失,而且也為其災后經濟發展作了必要的資本儲備,擴張性的政策也沒有必要。對于我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來說,災區僅僅是一個部分,完全可以通過其它省份的生產擴大來滿足重建的需要,所謂政策轉向更是多慮。 經驗表明,大災之后不僅沒有經濟出現大規模衰退,反而出現經濟的突發性繁榮。1995年席卷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颶風將本地的就業率提高到全國最高水平,而一些經濟學家曾論證,二次世界大戰是結束美國1929-1941年大蕭條的最主要因素。我國經濟學家樊綱也曾將戰爭、洪水、地震、臺風等歸為“需求刺激型災難”——在災難爆發的那幾天,經濟活動是停止的,但一旦災難過去,人們對災后重建的需求會出現集中性增長。 因此,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地震災害之后,我們面對的并不是供給不足的危機,而是需求過剩。所以我們需要的非但不是貨幣政策的松動,而是對災后需求快速增長可能帶來的經濟過熱風險的防范。從我國現在的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緊縮的政策方向更是不能改變。2007年全年的CPI指數高企,因此在2008年初中央就制定了“雙防”的宏觀經濟基調。在全球流動性過剩和國內災害的雙重擠壓之下,2008年頭四個月CPI指數不降反升,在4月份經濟指數發布之后,央行隨即于當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盡管上調準備金的緊縮效果并不一定明顯,但這卻明顯的透露出未來的政策方向。 “以通貨膨脹來挽回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是一個鼓動人心的口號,但是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兩者之間并沒有那種聯系。經歷了地震災害之后的災區人民面對著飛漲的物價,恐怕不會覺得這是全國人民對他們做出的痛苦犧牲。政府這里還要發揮價格穩定的作用,防止出現囤積居奇的事件。 宏觀政策方向的制定是一個反復推敲、一再論證的過程,政策僅憑一時情況而貿然變動則是一個危險的行為。就目前的救災工作而言,最需要的并不是宏觀政策重大的改變或調整,而是具體可行的、有針對性地直接救助。從這一意義上講,銀監會5月19日 下發的《關于全力做好地震災區金融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第1號)》文件中針對災區具體問題做出的八項規定顯得更合時宜。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