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災不應影響貨幣從緊立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03:46 新京報
震災的突如其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中國經濟的不確定風險。目前,金融市場正在充斥著一種震災震掉年內加息機會,甚至從緊貨幣政策或將松動的觀點。 然而,筆者認為汶川震災更重要的影響在于財政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并不大;更進一步說,震災不會給年內不加息論者加分,也不排除央行在二季度或下半年繼續加息的可能。 震災對成渝地區經濟重鎮的影響相對有限,受災地區不論是經濟存量還是增量都在全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較低,但災難對當前中國的通脹壓力則應該值得重視和研究。在國內糧食供給彈性不強而需求不斷增長的狀況下,一旦當地農業生產破壞嚴重,很可能將使本來預計新糧上市有利于緩解糧價增長放緩的預期落空。 PPI、CPI同時走高,客觀上意味著中國通脹具備了全局擴散的隱患。而震災后災區的重建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需求,畢竟在較高的通脹預期下任何一個微小的變量的出現都可能傳導至價格上。 從整體上分析當前的通脹,其貨幣的本性已經表露無遺。這決定了貨幣政策是最為對癥之藥。就當前的貨幣政策來看,不僅需要矯正多目標貨幣政策問題,也需要完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的結構。 客觀地講,中國的加息政策與數量對沖政策組合在一起才相當于美聯儲完成利率上調政策的一個完整過程。要有效發揮貨幣政策對反通脹的效用,需要央行對管制利率的加息政策與數量對沖政策進行有效配合來實現,而非繼續分解使用兩類貨幣政策工具。否則,即便提高利率,由于貨幣市場的貨幣供需結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商業銀行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額準備金,央行的利率政策的傳導效應更多地只停留在金融市場,甚至在金融機構層面就被沖銷,更不用說通過貨幣金融市場影響實體經濟并改善社會總供需了。 總之,筆者認為,當前震災不僅不應成為年內不加息的理由,相反震災將堅定央行從緊貨幣政策的立場,并促使央行提高利率匯率政策的使用概率。至于災后重建工作,它屬于局部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財政政策和發改委的區域型專項政策來加以妥善解決。 □劉曉忠(北京普藍諾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