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該警惕的是滯脹(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3:32 南方周末
筆者認為,我國經濟,最可怕的是滯脹,最該警惕的是滯脹!為此計,有關的宏觀調控目標和手段都應進行修正。也就是說,宏觀調控目標,不應以單純壓低經濟增長率即防止過熱為主要目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止過冷。 因此從手段上來說,就應更多地選擇市場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假如還像1993年后那輪宏觀調控那樣主要用行政手段控制信貸、投資,則可能重蹈以往管住了投資卻也扭曲了市場因而憋死了經濟的覆轍。考慮到國有投資和市場化投資的不同特點和效益水平,以及我國的發展方向,必須嚴加控制政府投資和國有投資,而放松市場化投資管制,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低效益甚至沒有效益的過熱,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市場的活力,不至于隨后陷入過冷,同時還借機推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和市場化改革,可謂一舉多得。 而控制物價上漲水平,也不應一味利用行政手段壓制物價,因為目前的物價上漲,也有相當成本推動因素,單靠壓是壓不住的,而行政手段失靈后就可能演變為惡性通貨膨脹,因而必須有堵有疏。一方面順應市場,逐步釋放上漲壓力,不能把方便面之類商品都由中央政府實行價格管制;另一方面要加快壟斷部門的改革、開放,引入競爭,從而降低重要基礎性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以降低總體的物價水平。如此一來,方可能建立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為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同時應該強調的是,嚴控政府和國有投資,在防止非理性過熱和降低物價上漲壓力方面都有重要意義。雖然從統計上看來,國有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從1995年前后的50%以上降到了現在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實際上股份制經濟中也有相當部分是國有控股,因而國有投資在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仍占主導地位。而民營投資雖增長很快,但受到極大局限,包括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短時期內難撐大局。外商投資則由于多方面原因難有大的突破,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由1994年的17%下降到了2007年的不到5%。這種不合理的投資結構既會推動非理性過熱,也會加重通脹壓力,同時還是導致可能的滯脹的最大隱患。 眼前看來,或許滯脹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如假宏觀調控之名繼續擴張看得見的手,卻又不能對政府行為和國有投資進行有效約束,則毫無疑問會增大滯脹的概率,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難以想象的惡果。 (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電子郵箱mayu1994@vip.sina.com )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