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昱:母豬補貼與政府改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16:04 《商務周刊》雜志
精簡、統一、效能,其實都不過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這一政府機構改革終極目標的技術枝節問題。它們或許能夠提升政府的能力,但政府的能力并非越大越好 □文 高昱 3月11日,人們猜測已久的國務院第6次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對于這次以“大部制”為主要關注點的機構改革,各界迅速做出解讀分析和彈贊不一的評價。看著這些總體而言還都在進行高舉高打的坐而論道,我則想起了最近一次的回鄉所聞。 前幾周,我回河南為一位過世的長輩奔喪,見到了一位從豫南農村趕來的表兄。他在鎮上開了一家鹵肉店,經常要到四村八隊收豬。過去的一年,他收的豬肉價從七、八元錢一斤漲到15元左右,最高漲到18元一斤。做生意的原材料價格如此暴漲,讓他的鹵肉生意受累不少。我安慰他不要太著急,因為國家非常重視肉價持續上漲問題,國務院多次就“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召開會議、下發文件,并已經有多個部委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包括給予養豬農民補貼,從一系列環節上促進生豬生產,保證豬肉供應,不是有消息說各地豬肉價格已經開始穩中有降了嗎,商務部、發改委的領導們已經說了,等新一批幼豬半年后出欄,肉價肯定會降下來的。 表兄搖著頭說:“你說這些,我在鳳凰衛視上都看到了。從去年夏天開始他們就在說,什么‘多少部委聯手調控肉價,豬市行情趨于穩定’啊,什么‘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豬生產得到明顯恢復,母豬數量和存欄仔豬數量都明顯增加’啊,結果從下半年到春節,肉價一天天地上漲。我認為,它還會繼續漲下去。” 我順著他的意思說:“豬肉價格確實很有可能還會漲一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前一段公布了1月份的CPI指數,比去年上漲了7.1%,創造了近11年來的最高記錄,其中豬肉價漲得最多,當時統計局的官員就說2月份肯定還會再漲,因為一是過年需求量放大,二是南方雪災,不僅凍死了很多豬,交通中斷讓運輸也成問題。但估計等3月份之后就該有好轉了吧,去年下半年肉價漲的這么快,國家又給養豬戶補貼,生豬供應也該恢復了吧。” 我試著想給他介紹什么是CPI,哪料表兄大手一揮,說:“我知道CPI,電視里天天講。”接著他講出一番讓我吃驚的話來:“他們的預測都是錯的,因為他們手里的數字都是錯的。政府是宣布給養母豬補貼,養一頭給50塊錢,現在據說又漲到了100塊錢。但是且不說這點錢夠不夠抵消飼料成本的上漲,國務院是下撥了這筆錢,但下面那些部委和地方政府官老爺們就故意設計出很賴的發補貼的方法。比如縣里統共也就1萬頭母豬,他們就往上報兩萬頭,上面就按這個數撥錢,同時按這個被浮夸的數字往中央報。這錢到農民手里也不爽利,他們得到政府去開證明,拿批條,少不了又得求爺爺告奶奶受氣,拿著錢了心里還罵,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這樣搞,中央錢花了不少,大部分都沒落到農民腰包里,農民還是不愿意養豬,而中央拿到的又是假數字,可能一年后才會發現沒有那么多仔豬長成生豬供應市場啊。” “等到了那個時候,”表兄嘲諷地笑著,“估計沒有官員會說原來是因為母豬的頭數有假,他們還會找出無數像藍耳病、下雪凍死豬這樣的理由,比如配種的公豬又不夠了,或者因為環境污染導致豬的性功能下降,一窩只能生三四頭小豬了。” 按他的說法,像水庫移民補貼、農民買家電補貼等等政府體恤民生的好政策,也都在制度設計和具體執行上謬以千里。表兄的話,讓我這個每天坐在寫字樓里點評國家大事的知識分子無言以對,無地自容。 政府機構改革,很好;關注民生和諧,很好;轉變職能,提高效率,理順部門職能,完善公共服務,很有必要;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交通管理,發揮運輸協同效應,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環保力度,加快建立住房保障體系,統一人力資源市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都是中國經濟社會走到今天深化改革的題中必然之義。但這一切的目的,是建設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府”。精簡也好,統一也好,效能也罷,它們都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聽了表兄給我上的這堂課,我甚至認為它們都是技術枝節。它們或許能夠提升政府的能力,但是如果這種能力在現實中被經常性地用于欺上瞞下,為一個小集團賺取更大利益,而不是處處、時時為民眾利益、國家利益殫精竭慮,這樣的能力越大,其破壞力也越大。如何從根本上辯識及規范權力與能力的關系,向上負責與向下負責的關系、“打什么旗”與“走什么路”的關系,恐怕是政府改革中比“三定方案”更核心的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