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與非主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34 華夏時報
南山李 《世說新語》是本有趣的書,記載了許多南北朝時期的遺聞軼事。書中有個王戎,就是那個老婆與他“卿卿我我”的人。他本為“竹林七賢”之一,卻詩文無成,趨炎附勢于司馬氏,官至司徒(相當于總理一級),從此瑯邪王氏歷經七個朝代,成為600年間第一豪門(王羲之就是他的后裔)。有錢又有權,王戎同學的老婆自然對他愛不夠,常稱他為“卿”,他覺得肉麻(擱現在都肉麻),他老婆卻撒嬌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就這樣一直卿卿我我下去了。有關他的事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王戎小時候,和一群孩子出去玩,遠遠看見前面道旁有一棵李子樹,果實累累,孩子們都去搶,惟獨他不動。旁人問為何,他說李子長在道旁而依然果實累累,一定是苦李,后一問果然如此。 看到這則故事,我關心的不是我們的“模范丈夫”王戎同學,而是路邊的李子。李子有苦有甜,王戎同學若是詩人,是做甜李還是苦李?這于他可能不是問題,他只看到了李子的功用性一面,對于苦的李子他看都不看,證明他是個標準的醉心于功名利祿的官場中人。那么倘若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是做甜李還是苦李?甜李是大多數,主流;苦李是少數,非主流,藝術家應進行主流的創作,還是非主流的創作? 每年的3、4月份文化界都很熱鬧。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4月11日是王小波的忌日。每到這一時間,便有許多紀念文章出現,就好像清明要有詠春,重陽要有頌老文章出現,否則就覺得缺了點什么一樣。有意思的是,海子與王小波現在廣泛被大眾談論,生前可是寂寂無聞,或者說他們進行的正是非主流創作,他們都不是“武林正宗”,海子畢業于北大法律系,王小波是學商品學的。 海子的作品長期不被人們理解,他是一個奔走于小城昌平和北京的人,在兩個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只好讓自己的精神處于中間狀態。他過的是一種邊緣的生活,精神也處于邊緣狀態,他來自并謳歌深厚而貧瘠的大地,和大地上的村莊、村莊周圍綿延的麥地血肉相通,他一生都在歌頌自然。正是如此,他的詩歌才煥發出一種不一樣的光彩。 王小波被人們稱為“文壇外的高手”。“王小波一生酷愛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價值、自由的寫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他曾說:“自由是一個最美好的詞,一個最美好的價值。”他是體制外的旁觀者,也長期不為文壇所知,“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他以獨立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象為我們奉獻了一篇篇浪漫主義作品。 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藝術家在創作時都是進行非主流的邊緣創作。凡高的一生自不必說,莎士比亞生前更是邊緣得可以,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此人的廬山真面目(有人認為莎士比亞并不是英國沃特福德郡的威廉莎士比亞),他的作品被認為離經叛道。卡夫卡,他的理想是把自己關在地下室中寫作,到吃飯時有人送飯,他終生未婚,死前鄰居只知道他是個瘦小的保險公司小職員,后代卡夫卡研究者要感謝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朋友(要不是他的朋友,文學史上就沒這號人物)。博爾赫斯在當圖書管理員期間寫下了一系列著述,當他要辭去這一工作時,圖書館“高層”正考慮是否要提拔他當N級以下的某副職(管理兩三人,相當于學生時期的小組副組長)。這些人雖然居于,或對立于社會的一角,卻以藝術作品成為時代的先知,民族的象征。 梵高的畫作屢屢拍出天價,電視臺的主持人引用海子的詩句以顯示自己有文化,連樓盤都打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廣告彰顯居住者的品位,王小波更涌現出無數擁躉,文化周刊紛紛做他的專輯,他們進入主流了。苦李子變成了甜李子,對此,也許,正如《圣經》所云:那凡是他所應該得到的,遲早會交還給他。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