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改革:從行政管理到公共服務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12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周慧蘭 早期改革:膨脹—精簡—再膨脹 《21世紀》:1982年的機構改革,國務院部門數量減少,人員編制也從約5萬人減少為約3萬人,但是,到1988年時,工作人員總數又達到了5萬。這種“膨脹—精簡—再膨脹”的現象后來一再出現,原因是什么? 張卓元:機構雖然并了,表面上看人員也撤了,但政府的很多職能還沒有轉換,工作還是那么多,人員不夠就去借,比如中央的編制是20個,不夠用就向地方借,于是就出現了一再膨脹的現象,因此精簡機構最關鍵的是要轉換政府職能。 從目前來看,中央機關的公務員人數并不算多,人員多的是地方,特別是鄉一級,其次就是事業單位,現在事業單位有3000萬人。對于事業單位,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沒有過大的動作,曾經有過一點,就是將原來部委的設計院、研究院等并到企業當中,但還是有大量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的人員并沒有改變。 汪玉凱:1982年的改革,雖然裁減了機構,裁減了人員,但后來都發生了反彈,這種“膨脹—精簡—再膨脹”的現象一再出現,既與當時改革所面臨的背景有關,也與改革的目標有關。 改革開放初期,因為計劃經濟思維的制約,認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必須增加機構、部門和人員,從而導致各級政府機構、部門快速地、人為地增加。到1977年,國務院只有57個機構,到1982年卻達到了100個。同時,粉碎“四人幫”后,大批老同志出來工作,卻沒有這么多的領導職位,只能增加副職。據統計,當時冶金工業部,正副部長一共24位。因此,當時面臨著機構龐大臃腫、隊伍嚴重老化等問題。 1982年改革的意義并不在于精簡機構和人員,其深刻影響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開始建立正常的干部離退休制度,打破領導職務的終身制。第二,鄧小平提出“革命化、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四化標準,改造黨政干部隊伍,使一大批知識分子走向了領導崗位。第三,在這次改革中,探討了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即“地市合一”,把行署撤銷,實行市管縣體制,最早在蘇州、無錫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實施,最后推廣到了全國,這避免了行政機構的重疊。 但是,1982年改革以后,人員“膨脹—精簡—再膨脹”的現象一再出現,這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1982年的改革并沒有提出轉變政府職能的概念,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部委,地方的改革并沒有深入下去。其次,行政體制改革孤軍深入。1987年以后,中國既要搞國有企業改革,又要搞政府改革,如果再搞事業單位改革,那就是三架馬車都要往前推進,沒有一個安定的領域。所以,1987年以后,我們著力推進國有企業、黨政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把原有的130萬家、2900萬人的事業單位先放在一邊穩住。以這種策略推進機構改革,導致在很多地方出現了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數字游戲,行政機構編制不夠就改成事業編制,或者把整個行政部門轉成事業單位,每次改革后財政開支不但沒有降下來,反而增加了10%-15%。最后,用單一的行政思維推進改革,只能解決行政管理層面的一小部分問題,關鍵的問題幾乎一個都解決不了。因為行政體制和政治層面有聯系,沒有政治層面改革的配合,光靠行政改革解決不了問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